我和女儿有个约定:每周我们找个时间一起做两个人都喜欢做的事情。
我们把每周的2人约会时间美其名曰“特别时光”。
我们经过多次的沟通,约好每个周六的下午4点到6点,一起做的事情可以是打打球,或看看电影,或做做手工,或阅读一本书,或玩玩烘培。
上周她提出要去看电影《奇幻空间》,我欣然答应。 我们手拉手,哼着歌,一起去买爆米花,心情美美的。 看完电影,我们两个会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往往这个时候,我更是一个倾听者,专注地听女儿眉飞色舞地描述电影的情节,听她表达观影后的内心感爱,不仅是一种幸福,而且是了解女儿内心世界的一个良好途径。
总而言之,在属于我和女儿的“特别时光”里,我的心是完全属于她的。放下事情,放下想法,全身心投入。这样高质量的陪伴才是她最想要的!我这样做目的是让女儿能充分感受到我对她的爱。别忘了,孩子们需要感觉到自己被人需要,被人爱。
每周的“特别时光”让女儿充满了期待。每到周五,她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咪,我们明天的特别时光做什么呀?”
有些妈妈可能认为没必要这么做,感觉多此一举。孩子天天见,我天天给孩子煮饭,天天送孩子上学,天天陪孩子写作业,这也是陪伴啊!
为什么非得找个固定的时间去陪孩子做两个人喜欢的事情呢?
我想,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孩子感觉你对TA的爱,让孩子觉得自己在妈妈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当孩子感觉到被爱被需要的时候,孩子就拥有良好的安全感,才能获得归属感。
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要是归属感和价值感。尤其是小孩子,他们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当一个孩子感受不到归属或者自我价值的时候,他就会利用不当的行为去寻求。很多时候,孩子的不当行为是建立在对怎样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想法之上的。
然而,对于大多数的大人来说,他们并不了解孩子不当行为背后胡真实含义和信息——“我只是想有所归属”。当你理解了这个,你就能走进孩子的心里,读懂孩子内心隐含的想法,就可能更有效地给孩子提供帮助。
我相信每个妈妈都是爱孩子的。如何去传递爱,让孩子感受到爱? 属于你们的“特别时光”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为了你们的“特别时光”每一次都是一段美好的时光,我建议最好做到:
1.保证在“特别时光”里所做的事情是妈妈和孩子都愿意做的。这是美好“特别时光”的重要前提条件。如果所做的事情只有一方乐意,那就违背了意愿。
2.保证在“特别时光”里,妈妈和孩子都要保持着愉悦的心情。 而且妈妈最好做到全身心投入陪伴孩子。
3.“特别时光”的时间和需要做的事情都是妈妈和孩子一起商量约定的。
时间多久一次?一个月一次?一周一次?一天一次?没有给定的答案,视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能坚持就好。
希望你们在“特别时光”里感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