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东方既白》--法理人情的纠缠,再不能说······

法理人情的纠缠,让人面对一双不再能单纯诉说爱恋的眼睛,再不能说:“你的姓名,从此与我无关。”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说的是一群听了苏轼长篇大论想开了的朋友欢享快乐之后,拥伴而眠,东方天色渐白,只不过代表了又一天的到来--即使这一天对他们来讲,似乎已经有了不同的意义。


可是,对于被人竭力刻意掩埋的真相来说,对于拼了命寻找真相只为洗刷冤屈的人来说,“天亮了”,就等于心头那句“翻案了”--这也是能不紧不慢地等得起的吗?


情理上再天经地义的事,没有确凿的证据,也不为法所容;法理上严谨不过的控告,也会因世道人情出现偏差;爱与恨之间的界限,也因此不再清晰、光明--除非,真的全无感情,全然漠视。


有爱恨,就要有选择;有选择,就会受到时间的干扰--它既会湮灭真相,也会让真相以成倍的力量反弹。执意为心上人翻案的东方廌无从设想,没有唐既白这抹光亮她将如何自处;唐既白难以猜测,自己如果不是被东方廌的父亲、养父东方获利用,自己的人生走向会是怎样。他们两人在合作对抗的过程中,也必然能发现:金钱的确不是推动所有人犯罪或不犯罪的生活中全部激情、欲望、执念的源头,而这源头如果被归结为男女之间原初的感情,也不能说更加正确--所有的事物对一个人来讲都可能是珍贵的,但是如果这种珍爱的心理不能被人尊重,恰恰将是一切潜在的“恶”蠢蠢欲动的开始。



以被侵犯的人为例:他们如果不珍爱自己,被人伤害了,甚至只会去伤害自身,不懂得如何维护自己;但是,如果被一再灌输某些如“脸面是完全超过生命的重要存在”的不恰当观念,在保护自己的过程中甚至要以生命为代价,还不能如愿,则更加违背人道。在这时,也许只能期待更完善的社会发展,能让人们都能享有同时更加尊重他人应该享有的安全感、幸福感、合法权益,而不是让那些天然略显弱势的群体在保护自己时更加艰难。



以人们对“完美受害者”的苛责为例:“春秋责备贤者”,越是避不开麻烦和争议,越是自己的错。所以,越是无力保护自己的人,越可能被他人恶意掀起的舆论风浪拿捏,被强制“安上一个人设”。人们容许逃避,却不容许他们认为正义的一方逃避。而受害者面对自己道德上的瑕疵,反而会惴惴不安,因为害怕自己的处境会在失去舆论支持后更加凄惨。


最后,图穷匕见之时,到底谁该为年轻人们颠簸动荡的命运埋单?老一辈以爱之名行差踏错的“业”,需要谁来偿还?他们自己年轻的时候一时的冲动、疏忽,掩盖多年后,是不是就可以再无波澜?他们教孩子去爱,教孩子按自己的设想走,却不知,一旦这样的平衡被真相打破,需要多少努力重建--因为他们教过自己的孩子,不可以放弃。


以“物竞天择”为名的人,自然不会束手待毙;以“既来之则安之”或“依照眼前规则便想保安然”的期许长大的人,却永远不会体会到黑暗的可怕。廌,是法兽;既白,是希望。历尽劫波,姓名都已交错,爱恨纠葛融合,还要让最初的心意和信仰不变,真的太难。而带着全部的诚恳给出的名字和爱,却将伴着余生身边的温暖,泊入港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起初,对这本书产生好奇,是因为有网友介绍说,这是一个有关检察官二代的爱情故事,给我的感觉是应该有戏。 看到书名——...
    沸腾的泡沫红茶阅读 669评论 0 1
  • 冬天了,好吗,水很凉的,好吗,我妈家,好吗,我买的房子,好吗,为什么说我不干活就回家看孩子,我不为你而生,我只为我...
    水来木生阅读 132评论 0 0
  • 今天我们比赛有传奇我们是第二名。我们不断的成长我们第二名得奖状区虽然第一名没达到一定会努力作一名。,我们放学出来了...
    联合小学董浩宇阅读 138评论 0 0
  • 母亲节快到了,可我从没有把这个节日放在心上,前两天闺蜜在群里吆喝着“母亲节,你们想好送什么礼物了吗?”我心里...
    问问1127阅读 21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