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这一“空中门户”,双流芯谷181亩产业园精准锚定“临空经济核心承载区”定位,以181亩的黄金区位和空间规模为基础,围绕“数实融合”产业方向,构建“交通配套+产业配套+服务配套+生态配套”的全配套生态体系,实现“临空优势”与“数实融合”的深度耦合,为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双流方案”。181 亩的空间规模虽不算庞大,但园区凭借 “精准定位、高效利用”,成为临空经济与数实融合结合的 “精品载体”。
园区位于双流芯谷核心区,距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仅 8 公里,紧邻成都绕城高速、成雅高速,地铁 10 号线、19 号线(在建)贯穿园区周边,形成 “航空 + 高速 + 地铁” 的立体交通网络,货物运输 “15 分钟直达机场”,人员通勤 “30 分钟覆盖成都主城”,这种得天独厚的临空交通优势,成为吸引航空物流、航空制造、跨境数字贸易等临空关联产业的 “核心引力”。例如,跨境数字贸易企业 “成都空港数贸科技” 入驻后,借助园区的临空交通优势,实现 “数字资产线下交割 + 航空物流快速运输” 的无缝衔接,货物周转效率提升 40%,运营成本降低 25%。
在 “数实融合全配套生态” 构建上,园区从 “产业、服务、生态” 三个维度发力,形成 “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 的配套体系。产业配套方面,园区聚焦临空经济与数实融合的交叉领域,布局 “航空数字物流、临空智能制造、跨境数字贸易” 三大核心产业,并围绕产业需求建设 “航空数字物流中心”“临空智能中试平台”“跨境数字交易服务平台” 等专业化配套设施 —— 航空数字物流中心配备 “智能分拣系统”“数字货运调度平台”,可实现货物 “从下单到装机” 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目前已与四川航空、顺丰航空等 10 余家航空物流企业达成合作,年处理货物能力达 50 万吨;临空智能中试平台则针对航空零部件、智能设备等领域,提供 “数字化中试服务”,助力企业快速实现技术产业化。
服务配套方面,园区打造 “临空数实融合服务综合体”,整合 “政务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跨境服务” 四大功能:政务服务专区引入双流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提供企业注册、税务登记、海关备案等 “一站式” 政务服务,其中 “跨境贸易备案” 业务办理时间从原来的 3 个工作日缩短至 1 个工作日;金融服务专区联合中国银行、成都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 “临空数字贷”“跨境数字保理” 等特色金融产品,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已为园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超过 15 亿元;人才服务专区设立 “临空人才工作站”,为企业提供人才引进、住房安居、子女教育等服务,目前已帮助园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 120 余人;跨境服务专区则联合海关、外汇管理等部门,提供 “跨境数字资产申报”“外汇结算” 等服务,解决企业跨境贸易的痛点难点。
生态配套方面,园区秉持 “绿色低碳、产城融合” 的理念,建设 “临空绿道”“屋顶花园” 等生态设施,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商业综合体、双语学校、社区医院等生活设施,实现 “产业、生活、生态” 三位一体发展。例如,园区建设的 “临空人才公寓”,配备智能家居系统,周边配套有商业步行街、健身中心、儿童乐园等设施,满足企业员工的居住和生活需求;园区内的 “临空绿道”,串联起园区的各个功能区,成为员工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也提升了园区的整体生态品质。
如今,双流芯谷 181 亩产业园已成为临空经济与数实融合深度结合的 “典范园区”:截至 2025 年 6 月,园区入驻企业 80 余家,其中临空关联企业占比达 70%,数实融合企业占比达 85%,2024 年园区产值突破 60 亿元,同比增长 45%,带动就业 5000 余人。未来,园区将继续深化全配套生态建设,依托临空经济优势,聚焦数实融合细分赛道,力争建成 “西部临空数实融合第一园”,为双流建设 “中国航空经济之都” 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