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凭什么劝我戒掉野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几天闲下来又把姜思达与春夏的对话看了一遍。印象最深的就是姜思达问她,我们为什么要成为一个特别的人呢?我们和别人一样安安稳稳的不好吗? 春夏有些激动地回答:“当然不行了。我就是要这个世界上有一束光是为我打的,我就是要有一个舞台是为我亮的,我要这个世界上有人是为我而来的。那非常非常重要。 ”

春夏是娱乐圈少有的那种很难与“明星”这两个字眼联系在一起的人,不是因为她脸蛋不够漂亮,流量不够大,作品不够硬,而是因为她并不需要也不屑于成为它,用她的话来说,没有什么比成为她自己更有吸引力的事情了。

说实话,春夏获奖的那部作品我并没有看过,认识她是从网上偶然刷出来的一小段她获奖时站在台上的发言。她走上台,悉数感谢了剧组所有人,她说,“感谢香港电影,让我有饭吃,有梦做”。 网络上有人形容她是“游走在名利场上的诗人”,也有人说,“她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她擅长做自己。”

做自己,大概就是想好了要成为的人,就往那个地方走去,并且大大方方承认自己就是想做个既有野心又不那么普通的人。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种人,每次在你告诉她你有一个什么想法或者什么计划的时候,她总会用一种嗤之以鼻语气否认你:

“你确定你能行吗?”

“算了吧,别折腾了,没用的。”

“你哪来这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

每次听到这些,我就忍住在破口大骂:你知不知道你自己做不到还嘲笑别人的样子特别丑陋。

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野心”这个词,百度的解释是“心怀叛离之心,不安本分。” 事实上,它确实是个带有贬义色彩的形容词,我们说一个人野心太大,就等同于在说他是个“不择手段”“工于心计”“不切实际”的人,所以我很少运用这个词,因为我知道它并不讨喜。我试着用“愿望”两个字去代替“野心”,结果我发现不管愿望的大小,不管能否实现,都不会有人嘲笑你的异想天开。

这不得不让我重新思考,有野心错了吗?

后来我发现那些劝你戒掉野心的一般有这两种人

第一,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野心,所以在他们眼里你也理应属于那大部分人。

第二,“我不愿意为我的野心努力,也不想看到你成功”。

以上两种人,无论哪一种出现在你的生活里,都可能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有种分分钟想把他们撕碎的感觉,尤其是有着“我得不到你也别想要,”心理的人,让你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怀疑自己,尽管去奔向自己野心,至于成不成功,谁说了都不算。

几年前,高考考的很烂,我被录取到了一个十八流的学校,还没有被我喜欢的中文系录取,调剂到的是一个非常冷门的专业,开学一问,才知道,班里的大部分同学都是调剂来的。每天上课教室前几排都是空的,扎堆坐在后面不是低头玩手机就趴在桌子上睡觉。回到宿舍,往床上一躺就开始追剧。有天我端着盆子去洗衣服,眼泪就不自觉的往下掉,难道未来几年我都要呆到这个鬼地方吗,我就这么完蛋了吗,他们说,认了吧,能来到这再挣扎都没有意义。

我说我不甘心。

没有被中文系录取,不代表我就放弃文字,我开始每天去图书馆,给自己制定计划,每周至少读一本书,并写读书笔记。我每天在图书馆呆到宿舍楼快关门才回去,到宿舍的时候他们都已经躺床上了,甚至有时候直接把灯都关了。我知道我在他们眼里就是异类。

我反复提醒自己:就算成为异类,也不要为了合群变成自甘堕落的人。

大三的时候,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认识了一位腾讯新闻编辑部的老师,她说想找一个有文字功底的助手,听说我对写字挺感兴趣,就给了我一篇新闻稿试手。我在心里默想,我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死都不放手。我记得那篇稿子,我反反复复地改了很多遍,连标点符号都斟酌又斟酌,最后稿子交上去后,编辑老师特别满意,就这样我很顺利的成了一位新闻编辑助手,靠着写字挣了一笔一笔的稿费,看着自己写的稿子出现在新闻页面的时候,我知道我没有辜负自己的野心。

最后引用房琪小姐姐的一段话:我知道有很多人在对我说,醒醒吧看清这个世界,我知道你们嘴里所谓的人生现实,现实残酷,我都听见了,但是对不起,我永远都不会停下。可能你们会说我无知,说我幼稚,可能最后的结尾是头破血流,最后一无所获,但是那又怎么样?人生最遗憾的是,从来都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所以永不妥协,在我这就是拒绝命运的安排,直到他回心转意,拿出我能接受的东西来。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敢于直面自己的野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