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央视六娃的出品真是不错,和娃一起看《唐人街探案3》,宝强哥还是那么自恋,逗比,各种老梗新整,像是挠到了胳肢窝,笑得场面一度失控。
我就想啊,平凡如宝强,经历了那么多,竟然有如今的成功,他做过生涯规划吗?他和刘德华,葛优,刘若英一起出演《天下无贼》时,他有特意链接头部资源吗?答案很明显,NO!所以所谓的屌丝逆袭,真的不是做几个测试,对应一下模型就可以实现人生巅峰的,可是他的成功除了拼命,坚持,努力,还有其他决窍吗?他的成功背后是否有我们普通人适用的逆袭方法呢?
持续迭代的能力
出生在务农家庭的宝强,8岁那年因为看了李连杰的《少林寺》,便走上了去少林寺学武的道路,在他的认知里,他也想像觉远(李连杰演的角色)一样,去拍电影,他做梦都想拍电影。
可他到了北影,别人看他就像看小丑一样,说他没颜值,没身高,没文化,做演员是不可能的。
在那种又累又苦,未来无望的日子里,他每天背着各种台词,练着功,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对于王宝强来说,对演戏的极度期盼,拥有武术功底,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的这些品质,让他得到了第一次出镜的机会,但作为武打起家的他,能够成为老少皆爱的喜剧演员,则是他从冯小刚的指导开始,不断拓展迭代自己的表演能力。
很多朋友说想发展复业,但找不到方向,那就想想,有什么事是你真正感兴趣的事?看看自己做得比较好的事情?对别人能提供价值的事?找到这三方面的交集,持续地去深耕,打磨他,把他形成你的标签,你的独特优势,你就有了一技之长,但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你需要不断迭代更新你的能力,把他们重新打散、整合,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了。
持续宣扬自己讨人喜欢的特色
人人都说王宝强“傻”,他是真“傻”,当初离婚时,卡里的钱几乎被马蓉转走,剩下的十几万,连诉讼费都拿不出,他向陈思诚借了300万,拿到手,转头就交了180多万的税金。
所以他的“傻”是骨子里的,但也正是因为他的“傻”,让他一路走来,都是我们喜欢的“傻根”,这就是他的特色之一。
我们从小都被教育,在家听父母话,在学校听老师话,在单位听领导的话,是朋友圈里的老好人,我们越来越面目模糊,直至被人遗忘在角落,人们只会记得有特色的人,愿意跟他们同频的人互动。
你可能知道一位年轻的营销达人叫“李叫兽”,他是一个1991年出生的年轻人,大学毕业没上过一天班,毕业前,他不断通过各种媒体和自媒体渠道写文章,用自己的一套理论模型来分析各种热点营销事件。
去年,百度花1个亿收购了他的咨询公司,其实就是买下了他这个人,他被招进公司做了副总裁,当时他才26岁,是百度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
那么你的特色是什么呢?你要用什么方式让别人知道呢?
持续放大自己的影响力
王宝强在古装剧《孝庄秘史》里做群演,演个爬上城楼后,被沙袋砸下去的小兵,别人都耍小聪明,使着巧劲,可王宝强不一样,他实诚地真“跳楼”,就是这股子实诚劲,让他在群演圈里出了名,从而获得了《盲井》的角色。
而这部电影为了真实感,演员和工作人员都要下到危险的矿井里去拍摄,还没拍几天,剧组的人跑了一半,连女主角都跑了,但他没有跑。
不是他不怕死,只是他太想演电影了,对于一个群演来说,这可能是他唯一一次逆天改命的机会。
虽然这部戏没有让他爆火,但却让他获得了冯小刚的垂青,出演了《天下无贼》的傻根。之后又经冯小刚太太徐帆的介绍,出演了人生最重要的角色《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
生涯规划里,一直有个忠告,要走出去,多接触社交圈,链接头部资源,哎,一听这话我就头痛,那些头部资源是我们想链接就能链接上的吗?
我上份工作离职后,独自去云南,四川旅行了一个多月,我们在路上“捡”了一个传奇姑娘,她在东莞做建筑设计师,从东莞一路伸个大拇指,搭车到了四川,准备去西藏,被我们“捡”,也是因为她伸出的大拇指。
这是她第二次进藏了,她说她在藏区比在汉区更幸运,汉区不好搭车,搭上了也要收钱,而在藏区搭车,藏民会免费为她绕六百多公里,还请她吃饭住宿,后来我一直和这个姑娘保持联系。
她说她和朋友在google地图上发现一个无人冰川,她们就徒步去寻找,要爬一个75度角的山坡,但是那个山坡满山都是鲜花,美极了,后来她干脆辞职了,到拉萨定居,开了一个民宿,在那里,遇到了一个来旅游的小伙子,结果小伙子不走了,他俩结婚还生了俩娃。(附上那个开满鲜花的山坡)
我还有一个朋友,之前做儿童心理咨询的,之后她不断地去参加各种感兴趣的课程,通过上课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她辞职离开了那个铁饭碗的医院,自己出来开了心理咨询工作室,还做了很多公益项目。
最近,因为疫情,她孩子回国上学,因为要去另一个城市,她把手上的工作室停了,全职陪读,但在她的朋友圈看到,她很快就融入到那个城市的生活中了,她总能找到让人心怡的咖啡馆,隐身于闹市中的小工作室,过得有滋有味。(附:她朋友圈的图,是她寻到的一处美境)
我们很难链接到行业内的大佬,但我们可以用旅行,用阅读,用文字去链接到同频的人,让那些人看到你的能力,需要你的价值,然后你们一起产生群体爆炸式的效应。
复原力
在访谈节目《十三邀》中,王宝强说到自己那段低迷的时期:“刚开始北漂时做群演,很难被挑中,除非大场面凑人数时才让我去,一天才挣十五块钱,别人挣二三十块钱,还嘲讽我嘲笑我,但是人家也没错,因为我当时那个状态,没有值得人家看上的地方,他们有错吗,没有错,人家说的也很现实,他说那时越艰难越苦的时候,就去做美梦,梦里全是武打戏,没有喜剧片,片子里自己很能打,但是觉得特别真实,在梦里我不会觉得那是梦,醒了之后就会感觉很有力量,很有劲!”
我记得当初做销售时,在全省出差,去每家医院做陌拜,每天跑一家家医院,找院长推销我们的医院管理系统,有时连人都见不到,有时见到了,人家头也不抬就让把资料放下你可以出去了,一次次的拒绝,每天晚上我都拖着身心俱疲的身体回到旅舍,有一次,遇到旅舍老板半夜突然跑到我房间,虽然被我立刻上身洪兴十三妹的气势给吓跑了,但一晚上我就拿着把刀不敢睡。当时我还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我哭了,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拼啊!
一天夜晚,我走在回去的路上,周围漆黑一片,我抬起头,突然看见漫天的星辰,那时,我惊呆了。
是啊!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总有一束光在前方,不是吗?
亲爱的,也许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劈头盖脸的打击,放平心态才能将打击降维,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让自己快速复原,恢复战斗力,你还是那个最能打的小强哥。
结语
我不想去做一个只会说大道理的生涯规划师,我只想和一样是普通人的你,一起,在迷茫时看到微光,艰难时有人相帮,用力的去爱,去生活,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