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成长的范围太大,我只谈谈成长中的朋友这个词吧。
小时候总是想着我要交好多好多朋友,可以一起玩一起学习多好呀!可是,当自己真正长大成为成年人的时候,却发现身边想听你说心里话的人却没有几个。
很无助吧,那时候。在最压抑,甚至冲动爆发的时候,你所谓的朋友,是在冷眼旁观的。想求助,那得看他们的脸色。于是,在你心底,埋下了对他们的怨恨。因果循环啊,等到他们有难向你求助,你会觉得不应该帮的。可有时候事实却不是,因为你是成年人,三观成熟,脑子里总有一股理智再告诉你,要学会成熟,不是意气用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应该是理解的。
19岁那年,鄙人身处高三复读班。在那样的环境下,都是学习至上。但是,也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有相似之处,我们惺惺相惜着,“团结”,是我们班的班风。也正因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那一年,很快乐,即使不是很熟悉的同学,我们也能成为朋友,因为共患难过。
20岁这年,大一。很不幸,鄙人高考又再一次失利了,于是在本地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学。学校是,但是我在学校里看到的人情冷暖,让我明白了朋友的真正含义。同学,真的只能称为同学,在大学里,发展到朋友这一步的,在我眼里,几乎没有。这样说,很多人可能会抨击我,但是我还是要说,不是我不愿与她们交心,而且,即便你交心了,很多事情,比如宿舍同学之间的事情,还是会被排斥在外。
很不理解吧,我花了两年的时间,渐渐把自己的重心从那堆复杂的关系中脱离出来。不断的学习,参加社团活动,参赛拿奖,我知道,有个成语叫殊途同归,如果不努力,或许最后的结局是啃老。所以,对于宿舍同学这种关系,真的只能止步于同学了,三观不一致的也许真的不适合当朋友。
如果说成长的本质是和过去的分离,那么成长的代价,就是只有在分离很久之后,你才能意识到这一点,原来有些人的离别是注定的,每个人都有该去的地方,而每一次重逢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告诉你,一切都已改变。而是为了提醒你,去珍惜那些,还没有改变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