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得益于当时政治老师的开蒙,我的政治课一向是所向披靡的,从政治经济学到哲学,从初中到大学毕业,那些大家经常纠结的玄奥的概念和知识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学英语的学生常说的“语感”——信手拈来。就像他们接受不了我不用功背书却答案总能选对一样,我也理解不了他们为什么总是把自己的脑袋挤在黑乎乎的小角落里思考问题。后来我也曾对这个问题仔细的回想,一来要对我的老师千恩万谢,谢谢他当年为我疏通经络;二来要感谢自己曾经读过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书籍,为我打开思维。
其中有一本,可以说是我的哲学启蒙书,也是我觉得最诡异、纠缠我至今的一本书——《苏菲的世界》。
相信不少人都读过这本书,在我高中时代,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这本书应该也是名副其实的畅销书籍(事实上它被誉为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书的开篇就讲,小苏菲有一天早上在自己的书包里发现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三个字——你是谁?全书以这个问题为引线,引发了之后小苏菲的一连串探索和思考,并揭开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什么西方哲学史?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根本不是关注的重点。这本书的写作手法就像是一本探险小说,就像后来的《达芬奇密码》,谁把重点放在宗教知识的学习上?都是被剧情所吸引,被追求答案的热切心情所牵引。当时的我亦然,读的津津有味并不是因为哲学有多有趣,而是和苏菲一样想知道答案。
多年之后,这本书的内容我早已一片模糊,但“你是谁?”这个问题总是会没来由的忽的一下从我脑中闪过。就像一声耳语突然在耳边响起,着实的让人心头一震。
我有时会有这样的幻象。在某个将醒未醒的清晨,会很长时间都回不过神来,分不清楚现在的自己是在梦境还是在现实?还是现在才开始做梦的时间?在某个路上行走的时刻,会突然闪过“当我看不见别人时,他们都在干什么?”的奇怪念头,他们在我看不见的地方,以自己的方式活动,这是多么奇怪的事情。
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恍惚瞬间,会经过某个似曾相似的街角,会有似曾相识的场景让自己如芒刺在背。后来接触过一些平行理论的电影和书籍,他们把这样的瞬间称为两个平行时空的时差。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说真的,我不怎么买平行理论的账。有无数个自己在平行的宇宙空间和自己并行存在,这种理论不太好接受,仅凭霍金的平行宇宙论总觉得不足以自圆其说(可能是物理学的太差的缘故)。但这种感觉又是真真实实存在的。那些恍惚的瞬间太过真实,让人无法忽视。
我常常会问“我是谁?”这个问题。这个世界有我、没我会不会一样?没有我的世界是一种怎样的存在?现在这个我是不是真的?我把这种类似于没事啥琢磨的神神叨叨,归结于年少时苏菲对我的影响。不知道是作者的写作水平太过引人入胜,以至我难以忘怀,还是哲学的力量太过强大,一经探索便启动自运行程序,经久不息。又或者,这些被自己美其名曰是探索生命奥秘的过程,在旁观者眼里不过是神经病发作。
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精神分裂的潜质。这句话是谁说的?佛洛依德?荣格?记不清了,但真真的觉得是真理。只不过有的人分裂成了伟人,就像释迦牟尼的顿悟,而有的人却分裂成了病人,就像希特勒的疯狂。无论是伟人还是病人,我想他们应该都是完成了分裂的人,而我们这些正在分裂中的平凡人,还是赶紧晃晃脑袋,让自己享受现实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