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儿子来一场传统之旅

2017年4月2日我对儿子的陪伴先从"礼"开始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千百年来,每年这个时候,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扫墓祭祖,追思先人,或踏青郊游,享受大自然的清新。清明节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通过节日、聚会、风俗习惯的传承,它凝聚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在新时期,继承清明节丰富的文化习俗,弘扬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疑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

         在中国"祭祀"是重要的礼文化,在礼仪之乡的山东,我们理应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小孩子去扫墓祭祀都有很多禁忌 ,也非常紧慎,据说阴气太重不适合,我不太相信这些,相反,我更注意孩子的生命和情感教育,让他知道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的规律,就像树叶到秋季就会叶落归根,春季又会长出新的嫩芽一样,经历着生命的轮回。他不再会害怕死亡,不会接受不了突然间失去亲人的打击,一切都很自然,一切都要坦然面对。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儒家对于生死的观念有着一整套符合“仁”与“礼”的完整体系,重生而不贪生,讳死而不惧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