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城访古,追寻南天文脉

图文|石海    地点|海南海口

欢迎阅读石海文化行走专题:《遠方的詩歌,行走寫意中國

元朝,崖州,这一天缓缓驶入港口的船头,一个少女,亭亭玉立。

海风乱了秀发,也抚平了倦容。也许这时,她紧绷的精神才得以放松,满心欢喜。逃离了苦难,憧憬未来。

可是,这种憧憬里,应该也会是带着几分忐忑的,只身流落异乡,人生地疏,无依无靠。这个迷雾重重的海岛,能给自己怎样的生活。

五公祠

黄道婆,至此,她走进了海南的历史。三十年后,元朝元贞年间(约公元1295年),当黄道婆返回久别的故乡,回到了长江之滨的乌泥泾,一个行业的祖师就此诞生。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一首童谣传唱千年。

海瑞故居

明朝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一名36岁、意气风发的男子,渡过琼州海峡,长途跋涉抵达京城,参加会试。可惜的是,世事难料,他落榜了。相隔三年后的第二次会试,他依然名落深山。失望之极,他决定放弃科举考试。

海瑞,海青天,当他落叶归根,魂归故里,最后一次回到这个美丽的海岛,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九年。

海瑞墓

明朝万历十五年 (公元1587年),海瑞卒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任上,万历皇帝下诏南京、北京二都举行公祭,丧出江上,奠祭哭拜的人,百里不绝。明朝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二月廿二日,海瑞的灵柩运回海南岛,安葬在现海口市的滨涯村。

“先生如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栋梁。”这是明代李贽对海瑞做出的评价。

海瑞墓

黄道婆不是第一个渡海而来的人。现今有着“海南第一楼”的五公祠,供奉着唐宋两代被朝廷贬低来琼的五位名臣,即唐朝宰相李德裕、宋朝宰相李纲、赵鼎及宋代大学士李光、胡全。而五公祠左侧的苏公祠,则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纪念之地。

五公祠

黄道婆学习黎族同胞的纺织技术,并传播到了大陆,“五公”和苏东坡们则是在万里投荒之时,不易其志,为传扬中原文化,提升海南岛的文化教育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琼台书院

在海瑞出走琼州海峡之前,还有明孝宗朝文渊阁大学士丘濬。

据传创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的琼台书院就是为了纪念丘濬。丘濬号琼台,人称琼台先生,故书院由此得名。后来琼台书院作为海南的最高学府,成为古代琼州人士登科入仕的必经阶梯。

琼台书院

杭州万松书院有个《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著名故事,琼台书院则因粤剧、琼剧《搜书院》而蜚声海内外。

先贤们的匆匆步履,让椰风海韵与礼乐诗书最终水乳交融。

海口骑楼

在后来,琼州人的视野跟随南去的风帆,愈走愈远,飞出了中国,去往东南亚诸国。下南洋,一个闯海时代的记忆。

骑楼,2000多年前在古希腊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经由欧洲传至世界各地,近代因为殖民者之故风靡东南亚,然后被下南洋的华侨带到中国。

海口骑楼

1849年,现今编号011的“海口市骑楼街(区)”建成,浓浓的欧亚混交化特征,给这座年轻的城市增加一个独特的风景。

海口骑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邵武禾坪《黄氏大成宗谱·总谱》 (简称大成谱)世系 (供宗亲研究修正稿) 黄明书 一世,昌意,...
    醉后挥毫笔有神阅读 19,517评论 2 4
  • 佛说: 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人。 佛说: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 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佛说: 愚痴...
    赛德传播阅读 554评论 0 0
  • https://m.youku.com/video/id_XMzIyODIzNDUyNA==.html?tpa=d...
    清和弥生阅读 891评论 1 0
  • 终于,人到中年, 我被诱惑重返童年。 房屋是老样子,但 门不一样了。 不再是红色——未上漆的木门。 树是老样子:橡...
    每日爱图阅读 505评论 0 1
  • 上帝给了你一张天使的脸庞, 你却拿给了一群恶魔欣赏(糟蹋) 所以你让默默爱着你的王子, 远了,远了.
    刘赖床阅读 1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