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作业    致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年轻时喜欢席慕蓉的诗,梦想着能做一棵开花的树。

哈哈,在佛前求了五百年,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只是为了能在他走过的时候,用掉落一地的花瓣,

表达我的仰慕和渴爱的心情。

……嗯,现在看,掉落一地的,不是花瓣,是一颗破碎的玻璃心。

但是我真是一直想做一棵树的,也许可以做一棵木棉: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相互致意,

但是没有人能听懂我们的言语。”

……好浪漫啊!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叙述如何真正去爱。

有人的爱热烈、全神贯注、自我牺牲,将爱人当做自己生命的全部意义所在。

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无限度的填充另一个人心灵缺爱的坑洞的。

当我们误以为爱是一种对等的交易,渴望通过付出爱而得到爱的回赠的时候,

当我们面对所爱不爱的时候,

我们终将会面对令人绝望的自我的匮乏。

我们会选择逃避、诋毁、甚至毁灭对方。这些黑暗的能量,实则来自于自己一颗千疮百孔的心灵,

是一颗受伤心灵本能保护伤口不被碰触的方式。

然而,它们只能制造更加分裂的自我。

所以,勇敢的向内看吧,

去勇敢的查看那些被逃避否认小心保护的伤口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病痛,

而一旦敢于看到这个隐藏的阴影,治愈就已经开始发生。

疗愈的最终剑指,是拥有一个更完整的自我人格。

这个人格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它将不再需要将别人的爱当做充饥的救命稻草,

而能发展出自爱的能力。这样的心灵才是完整的,也只有完整的心灵才能谈及爱。

爱并不是一种能付出的东西,它的本质是心灵对万物敞开的自由状态。

当一个母亲拥有了这样一颗心灵,

当一个爱人拥有这样一颗心灵,

便能安心的做自己,并发展出对生命有价值的创造力,

也必然不会在给予的爱里同时附加占有、控制、归属和要求。

庄子说,做个真人吧。

不管是健康的心智还是灵性的开悟,努力活成自己最本真的状态。

真人是拥有完整心灵,并彻底敞开它的状态。敞开的心灵,能够如实的表达爱,并接纳爱。

人类的自由,便是爱在这样本真的心灵由内向外自然流动。

这样才能像诗里说的:

亲爱的橡树,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的火红的花朵,

我们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