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6天:自我管理即顺应天性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3年3月,我离开长沙,前往深圳,开始走向一条未知之路,也开始了探索自我管理之旅。

一、从技能提升到时间管理

最开始工作时,时常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社工是个新事物,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印象最深的事是刚去社区时,三个人一上午只做了三份问卷,平均一人一份,当时挫败感特别强。九个月后,又是三个人做问卷调研,我一个人几乎完成了一半的问卷。那是那段时间内不断尝试,不断提升技能的成果。

最开始不忙时总觉得闲着有些无聊,于是找了一些事情做。但每件事都衍生了一系列事情,后来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忙不过来。一个巧合的机会,看了一本时间管理的书籍,于是开始学习并尝试运用重要紧急维度管理工作,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从时间管理到精力管理

运用重要紧急维度安排工作确实提升了工作效率。然而,安排表上密密麻麻的事情让整个人被迫像根绷紧的弦。那段时间,很充实,但也很累。一旦有闲空,大多时候都睡觉恢复状态。可是,仍觉得累,总有种说不出来的疲倦。

去年年底,抽空去听了一场时间管理的培训。与讲师交流自己的困惑,讲师建议管理精力,并推荐查看相应书籍。那本书一直没有看完,但却开始尝试管理精力。精简目标,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重要事情上,并尝试不同的休息方式。

三、从精力管理到兴趣管理

岁末年初,例行总结去年经验并规划本年度目标。经分析发现这些年制定的目标完成情况参差不齐。部分目标,如自考、去新疆、将义工领域做出成效均能较好完成。然而,看书计划完成率奇低,与意志力呈正相关,一直处于常立志状态。我开始分析并反思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最终结论为兴趣不大,所以动力不大。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今年的中级社工师考试尝试了与以往不一样的方式,将为了通过考试而看书改为为了通过考试去旅行而看书。前段时间公布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当然,不能否认本人原有的社工基础和考试经验对通过本次考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也不好评估是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此外,这次尝试还有一个新突破,考试结束后仍然愿意继续看专业书,甚至比考试前积极性更高。这是毕业以来,首次出现不靠毅力,自主看专业书的情况。

四、总结

四年多的自我探索尝试了不少方法,重要的原则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无用之用

最好的管理其实是不管理,顺应天性。

(二)少即是多

2013年至今,所有完成的目标均是该段时间内的首要目标或唯一目标,而未完成目标均由于该段时间内目标过多,未能取舍。因此,将有限时间、精力投入到有限的目标中将是完成目标最好也最快的方式。

(三)快乐最重要

所谓管理,其实是与人性的较量。无论人基于何种需求确定了目标,实现目标都是为了追逐快乐。为了坚持而坚持,其实违背了人性。因此,注重目标管理,不如注重兴趣管理,再按照兴趣树立目标,去管理精力和时间或提升技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push()在数组最后添加一个或多个项,返回添加数据后数组的length。 var arr=["a","b",...
    电影里的梦i阅读 313评论 0 0
  • 生来时日细可数 曾叹年华以过午 能遇老哥谈诗文 抹去心路多半苦
    怀古的弄潮儿阅读 361评论 0 0
  • 在第三周里我完成的任务还是算平稳的,因为我每天任务我都会及时完成。接下来就说说我每天完成的任务情况吧。 ...
    百合花开如此可爱阅读 235评论 0 1
  • 刚毕业参加工作时,整天瞎忙,每天都累成狗,每次领导沟通时都问题百出。年少轻狂的我,曾经一度怀疑领导脑子肯定和我不一...
    灰灰_0f95阅读 34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