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觉得艺术与我相距十万八千里,甚至更远。对于艺术人,我也觉得遥不可及。不过,这个观念最近开始被频频打破。
首先是我开始学习画画,老师教得很简单、很粗暴,“一言不合”直接下笔开画。上来就给几幅画让我选,选择好后,就让我画。我刚开始有点懵圈,不是需要讲讲怎么构图?怎么起笔?怎么打框架?老师说,你想从哪里画,就可以从哪里画。我觉得有点意思!决定从上往下画。
下笔后,老师也不多说,任我画。偶尔鼓励一句,我心怀忐忑,因为除了小学上过绘画课以外,已经三十多年没有画画了。可想而知,我的画画水平有多烂。慢慢地,画面被线条充满,有了点感觉。老师让我用粗勾线笔勾出轮廓,细勾线笔勾里面的线条,然后填彩色。我的心随着画面的进展,有了些许的欣喜。看着整幅画一点点地呈现出完整性和画面感,心中油然而生一种仿佛完成了一幅了不起的作品的自豪感。我居然可以画出这样的画啊?!
很简洁的一幅画,经历了整个绘画过程,心里对绘画的恐惧和抵触减少许多。原来实际是这样的,不是想象那样的。
第二节课就画了一幅有点景物,线条稍微复杂些,且富有动态感的。上手开始画时,自信了许多,拿起笔就开始画。下半部分的构图,咨询了一下老师。
用了一节课(2小时)的时间完成,对自己画画的自信感虽然不至于爆棚,却也撑满了小小的胸膛。觉得画画不难啊!哈哈哈……自我感觉良好。
第三节课开始画人物,将我前两节课积攒的一点自信碾压成渣渣。拿到样图,准备下笔时,我想打自己!怎么选择了这一幅画啊?完全不知道如何下笔!盯了几分钟,嚅嚅诺诺的问老师:“完全不敢下笔!从哪里画啊?”老师对着样图,讲解了身体的动态特点、透视关系、主要构图比例等,老师在纸上勾勒了几处(按照身体倾斜度画了几条主要的定位斜线,确定了几个主要比例)。就像盖楼房,地基打好,后面的就简单多了。
逐渐在脸上、身上一处一处地认真画着,心无旁骛,心、眼、手全面调动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画面逐渐成型,那些不起眼的细节被串起,一个俏皮的少女跃然于纸上。
下面是成图呢,俏皮的少女!
经历了三次课的洗礼,对下一次课的画画内容,我有了莫名的恐惧。知道会更难,但是不知道怎么个难法?难到什么程度?终于迎来了第四节课。看到样图,我的心里各色情绪翻腾!我这是没事找事啊!看着画上曼妙的女子,我的心里哀嚎一片。可不可以时间倒带啊?我不想开始。
那些曲曲弯弯的线条,看着就让人分分钟爆发强迫症:拉直它!同时,也特别想把那漫天的树叶扔掉。为什么要耸肩?挂那么多树叶干嘛?……心里一千一万个不情愿,也挡不住必须开始的现实。
“老师,怎么开始啊?”我心里在哭,声音估计很难听。
“人物画,你先找画面最重要的定位处。你从哪里定位?”老师问。
“脸?”我小声回答。
老师笑了笑:“可以倒是可以,不过有个更好的地方定位。你看看是哪里?”
“圆圈?”我犹豫道。
“对了。”老师递给我一个圆规:“在纸上找找圆圈的位置放在哪里合适?”
我试着画了一个圆圈,老师帮助我想象了一下画面的整体感觉,圆圈画大了,重新画一个。再核对,小了,再画一个,ok!
圆圈的确定,将整幅画的重心定住,我的心也被牢牢定住,不再恐惧和纠结。
定心起笔,先画脸和眼睛部位,确定了倾斜度,画肩膀、胳膊和腰身,身体有了和雏形,我的心更安定了。慢慢画头发,一层一层地叠加……用了2.5个小时的样子画出女子并且勾勒出粗细线条。先画天上树叶还是先打纱裙的点点,我又纠结了。打点似乎简单些,克服了密集恐惧症,找到一处开始点。点点有密有疏,我一路点下来,想吐!很无聊,很难受!直到全部点完,把画面拿开再看时,心里才稍许安慰。
第六节课时,老师说树叶就不用铅笔打稿,直接用勾线笔画。我说不会画错吗?错了就擦不掉了啊!
老师说,你用铅笔画几片大的,感觉一下。每片叶子形状都差不多,可以直接勾线笔画了。
好吧!我咬咬牙:如果用铅笔画一遍,再描一遍,我估计会疯掉!
又用了一节课的时间(2小时),一个在纷飞树叶中纱裙舞动的美丽女人就活啦!美得我想哭!
学习成人绘画的六节课,让我对画画有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认识。以前总以为画画很难,学习基础画功很枯燥、很无聊。现在我发现,成人画画难得不是自己画功有多弱,而是心里对画画这件事的开放程度。当心里愿意开放时,画画就成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画的过程中学习(即“做中学”),而不是完全准备好了才学。遇到自己的恐惧和困难时,鼓起勇气面对和穿越,恐惧和困难就会像泡沫一样破碎掉。击穿恐惧和困难,就收获了满足和喜悦,同时有了继续向前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