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想要平和,确实不能计较太多。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能看作是自我的修行。
我现在住的房子,是我跟我老公一起买的,我们自己赚的首付,我们自己还房供。公婆一共就生了两个儿子,如今,全家10口人,都挤在我这四房两厅里。
都说距离太近就容易产生是非。
我们在外人眼中可能就是情绪稳定,性格外向,十分友好的人设。而在家人眼中,就变成那个“钱没赚几个、脾气暴躁、不会教育孩子、事真多、生活邋遢”的人。
因为我如今相当于没工作,原本在广州做互联网的,一个月至少万元收入,后来因为孩子的原因,裸辞回了老家小县城。如今在小县城里做兼职,不过下个月就不做了,所以就连这千把块钱的收入,也要没有了。
在家里,算是脾气暴躁的人,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比如我婆婆,我让骨头煲冬瓜,她就非要煲西瓜;比如我说厨房要整洁,她就非要搞得哪里都脏兮兮。反正就是不能如我的意,搞得我经常大声说话。
但是,我又觉得冤枉至极,因为她老公本身就是吼叫她最多的,我婆婆是典型的家庭主妇,没文化没收入,脑子还不太灵光。而我公公是大男子主义,一家之主当惯了,习惯发号施令,喜欢管东管西,看谁都不顺眼。
我的妯娌,把我家当成客栈过,日常生活中,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客厅阳台和厨房,似乎就是我的工作,因为家里小孩子多,地板一天不拖都脏得要死。
而我,看不惯脏的环境,就忍不住想清洁。就会心里不平衡,这个房子不是我一个人在住,为什么卫生就我一个人在搞。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古人诚不欺我!
如今看来,人真的不能计较太多。因为他人可能没注意言语或者态度,让你不舒服了,结果次日,他们就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就留自己一个人胡思乱想,自我煎熬。
一切,归因于,我太过计较吧,庸人自扰。
有人说,两句话可以解决大部分事情。一句是“关你什么事”,一句是“关我什么事”。
公婆性格不好,关我什么事?他们要吼要吵,关我什么事?我脾气不好,我没收入,我不会教育孩子,关你们什么事?妯娌懒惰不清洁,关我什么事,我打扫还能锻炼身体呢,等过两年搬出去了,她的生活习惯,关我什么事?
不要计较太多,既然一开始允许别人住进来,那就大方一点,计较太多,消耗的只会是我自己的精力,得不偿失。
我所做的事情,一起都是因为我想做,而不是别人被迫我做的,这样想,就不会耗费太多心力去胡思乱想。当你觉得做某一件事,让你觉得委屈了,不爽了,那咱么就不做。
比如扫地,别人说,家务活都是留给看不惯的人做的,也确实如此。换个角度思考,我的身体素质那么差,多做一些家务,能强身健体,又能让家里变得干净整洁,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