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种人,要么天天西装笔挺,自认风流潇洒;要么日日浓妆艳抹、脚踩恨天高,觉得自己简直真·“女神”。可偏生就是这种人,让大家都爱不起来。因为在他们的性格中,多少存在着一些极端的因素。而这些被他们忽略的细节,却给别人留下了十分不好的印象。就在不经意的一个瞬间,他们就成为了大家都不喜欢的那种人。
01/ 爱抱怨,不努力
曾经的我就这样:准备吃饭时闹着妈妈:今晚的菜不好吃、怎么那么少菜啊。或者嫌弃她做的饭菜太淡,所有东西都一个味儿……好脾气的妈妈实在忍不住:那你自己做吧!直到自己在外,开始学着做菜,才知道要做两个人或者一个人的饭菜简直比做个八菜一汤还令人犯难,一人食或两人食,既要荤素搭配,口味清淡,才能吃得健康。数量上也不可太多,否则吃不完也是浪费。
我们已不再是小孩。如果你不认可别人的做法,那就别在这里瞎逼逼,自己把它做满意为止。你觉得自己家里不富裕,那好,不要再抱怨你的父母,而是马上离开家里,自己去外面闯世界。如果霍英东李嘉诚当初都抱怨自己家很穷,而完全不去努力,相信今天的香港富豪榜里,不会存着他们的名字。现在我自己做菜,多难吃我都吃完了,因为不想浪费菜钱、不想浪费自己的一番努力。所以说到底,我在那抱怨东抱怨西,其实就是一个字:作!
爱抱怨的人大概心性里还存着“爱哭的孩子有糖吃”这种心理。很多人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家人抱怨,甚至习惯了对朋友、对同事、甚至对老板抱怨。可能一开始大家会安慰你,但久而久之,大家开始疏远你,因为没有人喜欢一直接受负能量。甚至朋友和家人都受够了你同样的抱怨。
我们已不再是小孩。我们有思想,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遇到问题,自己先想想怎么解决;实在束手无策时,再寻求帮助。向别人寻求帮助,不是一味地诉苦,告诉TA你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而是——向别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自己设法解决。别人告诉你方法,已经很好了。要知道,TA完全没有责任、完全没有义务,去教你,所以,也更不可能浪费时间,帮你。
世界上没有人是圣母,没有几个人愿意一直接纳安慰喜欢抱怨而从不去努力的你。你觉得自己在一个小城市里已经举步维艰,却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还在北上广努力拼搏;你偏听宿命论,抱怨上天不公,没把你投胎在富豪家,却没想过多少婴儿一出生就在那暗无天日又脏又乱的贫民窟;你以为只有你一个人遇到了不如意的事,可是你不知道一个中年妇女天天大中午去送外卖就是为了养活家中的老人小孩。只是,别人从不会抱怨,别人都在化悲伤为动力,而你除了抱怨,什么都做不了。
02/ 负能量爆棚
想起我的亲戚D。他是一位男性,年龄30+,没有结婚,也还没怎么谈过恋爱。本就性格寡淡,工作更是鲜少接触女性。曾问过他的态度,他也模棱两可。不过仍清晰记得他读书时期的一句口头禅就是“真失败。”说别人做事失败,也觉得自己做人失败。一句口头禅,其实就反映出你当时的内心想法。当时D的这句口头禅,就反映出对自己的不自信、对社会何等悲观。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生活,没关系,你可以自己尝试去改变。可是如果你连自己都否认自己,没有一种必胜的决心,那别人又怎么会对你产生信心?
许多台湾偶像剧中,出身平凡、长相一般的女主角总会同时拥有霸道总裁男主和温柔高富帅男二的喜爱。燃爆少女心的同时,会发现普普通通的女主通常都是“元气少女”:烈日之下带着公仔头套派传单中暑晕倒被男二看见;在男主家旗下公司做个小助理天天工作得天昏地暗快要晕倒还时时握紧拳头对自己说加油;递情书多次被拒可是仍孜孜不倦坚持不懈……虽然这些看似都是套路,可是不得不说偶像剧女主这种打不死的小强精神值得太多人学习了,起码在困难面前,她们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生存下去。也正是这种精神,容易打动别人。经常听说“认真工作的男人最帅”,而女生不也可以是“努力生活的女生最美”吗。
03/ 优越感满分
我和一大学同学住同个城市。她从小在市区长大,而我不是。记得大一刚开始认识她时,我很高兴的说,我们都是广州的耶。她顿了顿,平淡的说:噢,不过我是越秀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一直很深。也许在她十几年的生长环境中,早已习惯越秀是市中心,才是广州,而我们这些住非城区的,不属于真正的广州。也许她也没有错,可是不知为什么,听了感觉不是滋味。
更有甚者是直接炫耀型的。他们大概认为只有踩在别人肩上摘苹果才显得苹果甜,他们大概觉得只有贬低别人,才显得自己见多识广,很有优越感吧.比如:
“我最近又和我老公去欧洲旅游了,唉,在巴黎真是忍不住买买买啊,又败了几个包包了。诶话说姐你好像连个香奈儿都没有?女人没个香奈儿怎么行呢?没事,姐,下次我和你再去啊!”
。。。。。。。。。。
谁TM是你姐!谁要跟你去巴黎!老娘告诉你,除了香奈儿老娘还有LV GUCCI HEMERS,谁稀罕你的香奈儿!(无意冒犯Chanel)
这样的人也不是只她一个。你会发现他们永远是端着的,总觉得自己是王子公主,永远高高在上,无以伦比,觉得自己是世界首富、环球小姐。也许,他们从小觉得自己的生活条件还不错,所以很难体会别人普通甚至艰辛的生活。但我想告诉这种人:也许你们不理解别人生活方式,但别人的生活方式也无需你去评判和左右。可以不爱,但请别伤害。
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奇葩的人总有着那么一些共同点。遇到这种人姑且也算是一种不幸,不过换种角度想,他们的存在也有价值,最起码,他们能时刻提醒着我们自己:不要成为像TA那样的奇葩,不要成为个个都讨厌的那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