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朋友圈看见一段这样的文字:「刘强东是人大社会学的,李国庆是北大社会学的」。
·冷门专业
我在一所理工院校读社会学专业。当看到这段文字我的第一想法是,原来大佬们也和我一个专业啊。所有冷门专业的同学或许都会有一种“和我同一个专业的前辈都发展得怎样了呢”这类想法。
当我看到“xx也读社会学”这类文字的时候,毫无疑问心中会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有时候我会想,这种自豪感来自哪里?因为我们发现一些已经成功的人们也和我学的是一门专业,或许我也有可能像他们一样成功呢;学习的专业并不重要,冷门专业的学生一样是可以成功的;以后向别人介绍我的专业的时候就不怕没话说了,反正都可以加上一句“xx也是学我这个专业哦”。
这些想法大都停留在心中,因为我很清楚,我学的专业更倾向于学术、思考、发现问题层面,对于工作层面的实用性要求可能很大程度上都不能和同是人文社科的法学、经济相比,所以在就业层面大概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同时,冷门专业给我们的感受就是存在感很低,知道的人很少,对于我家乡所在的n线县城来说,大家知道的专业不过金融、法学、计算机等。这个时候发现了某位成功人士与我同专业,当然心中有种迫不及待得分享给朋友们看看我学的冷门专业也曾是成功人士的专业。
·我们到底想谈论什么
借用最近很热门的一句话:「当我们在xx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我不禁发出疑问,当我们在谈论成功人士的专业背景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刘强东,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京东创始人。这仅是我们知道的信息。我们不知道的是:曾经的刘强东放弃清华大学而选择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是为了当官;刘强东在大学期间自学编程,目的是为了赚钱,最后也如愿赚到了钱成了“班级第二富”并购入了大哥大。
我们在谈论成功人士的专业背景时,潜意识可能已经做完了一个推论(未考虑合理性):成功人士学习该专业后取得了成功,那么学习该专业会取得成功。我们的心中其实有一个美好的希冀,“成为成功人士、赢取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做梦的权力是平等的,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思想的存在。真实世界是永远不会平等的,至少在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秒就已经定下了不平等的基调,或者是不平等的程度。不过万幸是,人类社会的规则的制定给了所有人反抗的余地——后天的奋斗。当下对于这种说法的嗤之以鼻不在少数,很多观点认为阶级流动的通道变得愈发狭窄,也即“寒门再难出贵子”。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这个通道还没关闭。我们谈论成功人士与我们同一个冷门专业,表达了我们找到了证据之一:阶级流动的通道确实是没有关闭的,我们也有成为他的可能。
·幸存者偏差
有的声音会挫败你,这只不过是心理学上的“幸存者偏差”罢了。在幸存者偏差的理论之下,它成立的前提之一是死人不会说话。放到社会现象层面呢,就成了失败者不会说话、平庸者不会说话、芸芸众生不会说话。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都是已经抓住了自己命运,正在阶级流动的通道中上升,或是已经完成了阶级变更。不用否定这个理论,我们知道事实确实如此,成功者之所以说他成功了,一个衡量的方面也是他说的话大家都更认可了。我们试想一下:大街上的一位乞丐以及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跟你讨论成功的秘诀,你会相信哪一个呢?毫无疑问,答案是后者。
然而,对于成功的定义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也失去了他最微观层面的含义,衡量成功的标准只剩下了金钱。我问一个人“你的理想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是“我只想搞钱”。我不否认钱的重要性,我也喜欢钱,我说“钱不是万能的,但钱是百分之九十九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成功的定义完完全全只剩下了钱。于我而言,比较成功地完成了这次课程的presentation,这是成功;双十一用奖学金给父母买了几件小礼物,这是成功;周末与同学好友出去看了一场电影喝了一杯奶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这也是成功。很显然,定义成功的不只是钱。
但是可以发现,我叙述的成功其中两者都与钱有关,没有钱就不能达到这两类成功,是否可以假设成功与金钱是一个强相关关系呢。验证假设真伪与否是可以行得通的,但就像在专业课上老师告诉我的,统计这种看似理性的东西其实也有很强的主观性。我们如果要验证这个假设的真伪,那就必须将成功进行操作化,简单来说就是将成功转化成几个可以量化的指标(如房产数量、存款数量等)。其实在这个操作化的过程中,就是一个主观层面的过程。我们没有意识到,成功这个概念已经被我们定义得与金钱挂钩。那么再验证这些指标与金钱的相关性又有何意义呢?
成功这个概念尚且不谈。就像总书记所言,人民大众对于美好生活都是向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把美好生活与成功画上等号的话(我相信这个等号大多数人都不会反对),以金钱为代表的经济基础就必不可少了。
那么“幸存者偏差”想表达怎样一种焦虑呢?那些能够发声的成功者只是少数,大多数未成功者的声音都被隐没。我认为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想。可以把成功的范围定义为一个域,那些在全球范围内被熟知的成功者所在的域是最大的,然后依次递减为以国家为单位的域、以某个行政区域为单位的域、以市县为单位的域、以行业为单位的域、以家族为单位的域,最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域。我认为这种递减的顺序可以反过来思考,就如古语所云「修身齐家治天下」,成功的最初层面就是完成以家庭为单位的域的成就,让家人实现美好生活是成功的最基本定义。当然自我层面的满足未加以考虑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满足自我无法得到外界对于你取得的成功的定义。
我不必让自己以刘强东为榜样,但我有必要让自己以他所做的那些努力为激励。焦虑是一种情绪,所有这些好的或传统意义层面为坏的情绪构成了我们思想的基础。而思想,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