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父母的人对“讲故事”多半不会陌生,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极具年代感的童话故事早已不能满足00后、05后、15后小朋友们的需求。80后甚至90后的父母们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为宝贝们搜罗更多有趣的故事作为睡前必备的项目。
好故事的魅力让人无法抗拒,但是大多数时候广告却永远是令人厌恶的一种传播方式,尤其是插播在剧集前、中、后的广告。越来越多的企业尽管意识到了这一点,也很乐意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做出改变,然而改得好的确没多少。
近几年里,国内广告中,让我记忆深刻的广告恐怕只有百事可乐的两支过年期间的广告片了。一支是请六小龄童参与的,另一支是家有儿女原班人马重聚的。说到底,这两支广告分别用短短的故事,结合自家产品,刺激了目标消费群体,勾起了80后到00后的回忆,成功的把产品和情怀捆绑在一起,对提升销量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除了个别洗脑广告(不点名了,相信大家都懂)之外,很多的广告其实都在讲故事,但是为什么让人记住的故事少之又少呢?直到我看完了《故事经济学》这本书,才找到答案。
经济学本身就是一个相当枯燥的概念,还记得上学时两本《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各一本)学得我痛不欲生。对其的惧怕程度仅次于高数,那时的我从没想过可以把理性的经济学和感性的故事结合在一起,更没有意识到二者能够完美融合。
《故事经济学》这本书用了大量的篇幅去引导读者如何讲好故事,并通过几个经典案例来阐释讲好故事对业绩的刺激。看完之后突然觉得,如果亚当·斯密能够把《西方经济学》当成故事书这么写,该减少多少人的痛苦啊!
在快节奏的社会氛围下,“欲速则不达”的教训早已被抛诸九霄云外。国内的大多数以销售为主的B2B型企业还在用转化率作为衡量销售员业绩的方法(即用大量时间去搜集X个客户的信息,再从X个客户里筛选出Y个有意向的客户,从而达到Z个成交,这种转化率通常只有5%左右)。
简单粗暴的KPI考核标准给销售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为了完成那些考核表上干巴巴的数字,他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寻找基础的信息上,几乎没有时间深入了解客户,更不用说去分析客户、为其量身定做属于他们的故事了。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路漫漫其修远兮,对于企业而言,看起来简单却不容易上手的“讲故事”之路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摸索。或许等大多数企业熟练掌握了这一技能之后,新的经济学模式又诞生了。
*作者:解丙寅*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