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有向现在这样,急切地想重读《逍遥游》。
每读一遍,仿佛都能置身其中。
「1」从前我读《逍遥游》:只知有梦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在我的印象当中,只知道道家人都是“道可道,非常道”的践行者。
记忆中的道家人物,是武当山的“武当派”,金庸笔下的“张无忌”,也许他并不是纯粹的道家人物,但他“道法自然”的理念却深入我心。
神游:这是我对庄子整体的印象。鲲之大,几千里,化而为鸟……这与“庄周梦蝶”的故事一搭配起来,我脑海里只剩下梦幻。
说实话,对于能让我(感性的文科生)产生梦幻的文字和人物,我是相当地喜爱这样的文学家的,就比如我喜欢“朦胧诗”一样,不是因为徐志摩而喜欢朦胧诗,而是朦胧感让我喜爱徐志摩!
第一次背完《逍遥游》,我不知道“椿”,从来也没有关注过,只知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还有“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并没有关于这篇文章具体的画面,只是有一种朦胧的梦境之感。
只记得最后一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老师的圣旨,必须记住),大概是举圣和入世教育的“成功学”,但其实真正的思想,却不是在这里。
还记得“蜩与学鸠”的对话,老师的思想是“鼠目寸光”,于是我们也屁颠屁颠地跟着如此认为。现在想想,当初认真发问的那群同学们,也算是初步理解了庄子呀!他老人家九泉之下,也算是欣慰了。
「2」《大鱼海棠》:没有完美,才是完美
也许,《大鱼海棠》不够哲学,或者导演也不够哲学。很多人在网上和媒体上夸赞或者批评了这部影片。
但就我而言,没有人是真正最懂哲学的,“当你20岁时,有20岁的哲学;当你40岁时,有40岁的哲学。”因此,一部作品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少数也可),那么它就是成功的,哪怕只有一个人。
“凡存在的皆非完美,凡完美的皆不存在”正是这个道理。
“上古有椿,以八千岁为秋,八千岁为春。”
这部影片,每一个主要人物都充满了向上的渴望,以及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对错都是别人的事。”
椿和鲲,为了心中的“善”,不惜牺牲自己的寿命去挽救对方的性命;湫,为了“爱”,铤而走险,独自承受未来的孤苦,可谓大爱。
就算是市井的灵婆,后来让湫成为接班人,圆满了自己的一生,也拯救了“善与爱”的灵魂。
在影片中,“道”的思想无处不在。正如那句话“人生就是一场旅程,我们经历了几个轮回,才换来这段旅程……”自然有自然的规律,我们要违背规律,就会承担代价,椿正是违背了“人死不能复生”的规律,导致了一系列的灾难。然而反过来想,这场灾难也正是神界固步自封,违背自然瞬息万变的规律。
神也非完美,更何况食“五谷杂粮”的人类!
「3」如果我们都是会飞的鱼
假如,都像《大鱼海棠》描述的那样,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都是一条鱼,而拯救这个灵魂,便要与其共命运。
那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是相连的,这个概念,便能得到更好的诠释。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经历了几个轮回,才能换来一个人生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看似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然而,我们每天却又都在和不同的人擦肩而过或者相濡以沫。
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却正是命运相连的写照。
假如,我们都能“抟扶摇而上”九万里之远。那么,我们的灵魂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灵魂达到自由,便是至高的至善至美。
假如我是一条会飞的鱼。我便能超越自然的规律,我则成为了一个真实的自我和可靠的灵魂。
假如我们都是会飞的鱼。其实只是看上去美好罢了,当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成为了自由之身,对自由的理解成了每个人的私利,就会成为规律的破坏者。
所有的美好,只是我们脑海中的梦罢了,虽然诗意,却不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