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读完第一章,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时间与精力的重新分配

        本章中,这么一个观点特别触动我——教师应该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多数人身上,直接用在问题生教育上的时间应该更少。

      非常认可这个观点,事实上,许多教师包括之前的我,把工作重点放在问题生身上了。一直担心“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结果满脑子都是“老鼠屎”,忽视了“那锅汤”。每天无论是上课还是日常管理,好像都脱离不了这几个学生。这个做法让我本末倒置,找不到职业的幸福感。后来在慢慢地实践当中,发现问题生教育没多大起色,自己却特别内耗。

      读了这一部分,我豁然开朗,我们为什么不能改变视角,换一下对象主体呢!班级里有那么多优秀的孩子,需要我们去培养,他们积极渴望的求知眼神,他们面对我们一次次教育问题生时的无奈表情,我们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在浪费时间。我不会再纠结“老鼠屎了”,我会着眼于“那锅汤”,我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调制那锅美味的汤。视角变了,心态变了,工作的效率高了,职业幸福感也来了。

      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问题生教育是一件棘手的事,再也不会单纯地指望单靠检查评比、奖优罚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些最普通的管理的方式能解决特殊学生的问题。

      遇到问题生,先了解这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告别“气急败坏”,这种反应导向冷静,导向询问和研究,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大有好处。当我们冷静地把它当作一个研究对象时,反感和厌恶立刻就会减轻了。好奇心能冲淡厌恶。认知欲望越强烈,态度就越冷静。

      今后在对待问题生这个问题上,我想我会更加追求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生的种类不同,表现症状不同,背后成因不同,所以,学会分析不同的症状,分析问题的严重程度,然后对症下药,才有可能取得效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应采取个别化、差异化的策略,避免一刀切的处理方式。

      三、美好的假设:校园专家

        书中假设学校里有这么一个群体——“校园专家”,根据书中描述,对这一角色要求还是很高的,如果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找不到这么一位“神助攻”,那就自己努力成为“校园专家”,自己成为自己的救赎。在不断的学习与尝试中,在解决问题生教育的问题上,我得探索总结一些行之有用的方法。针对校园中典型的问题生,我会冷静提出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降低他们的负面影响。     

      四、适度理解问题学生

      本章深入探讨了理解问题学生对于促进其健康成长的关键作用。理解不仅意味着认识到学生问题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探究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包括心理需求、成长背景、个人能力等,从而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基础。理解还有助于建立信任和支持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被看见、被听见,进而激发其内在改变的动力。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第一章通过对问题学生的界定、多样性、理解的重要性、理论框架与实践案例的综合介绍,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初步的问题学生诊疗框架。它提醒我们,面对问题学生时,应保持开放的心态,深入理解其独特性,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采取个性化的干预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阅读本章,我们能够初步掌握识别与理解问题学生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章节中更深入的诊疗技巧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完第一章,用以下四点总结一下: 一、时间与精力的重新分配 本章中,这么一个观点特别触动我——教...
    平平_8577阅读 18评论 0 0
  • 序言中提到,“问题学生”的出现往往是成长环境、心理需求、教育互动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这一点打破了很多人对...
    媛圆圆阅读 16评论 0 0
  • 网师为舟,绘本作帆:我的专业成长之旅(一) ——我与新网师的故事 河南 张志华 弹指一挥间,加入新网师已两年有余。...
    万物为一阅读 32评论 0 0
  • 本次写作教研课的形式是作后讲评兼作文指导课型,设计本次课的主要思路是基于学生当下的整体写作基本情况与课题研究进程具...
    阅写达人阅读 28评论 0 0
  • 我做的事,尽是无用的吗? 我想要做什么? 今天学习了很多,但我感觉失去了方向。 没有目标,随意的学习,凭感觉进行,...
    天地留白阅读 2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