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自从宣布坚持写作100天的目标之后,就变得有点焦虑了,昨天晚上9点多睡下,凌晨1点多就醒了,醒来的第一件事就在想:今早上我写什么?
当我5点正式坐在电脑前,又忍不住扭头看向窗外,黑暗笼罩,一片寂静,马路上偶尔有车辆驶过,却并不会打破晨间的美好,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感到兴奋,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想和大家聊聊早起的意义。
这里的早起,是主动的行为,那些被生活逼迫无奈而为的早起,不算此列。
早起的好处自然有很多,这是大家普遍承认的事实,但为什么早起的人那么少,因为在大多数人眼里,起早了也没啥可做的,或者不知道做什么。
“既然大家都在睡觉,我也去睡吧”。
人毕竟是群居动物,大家的工作习性都差不多,目的就是为了确保稳定安全,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去思考问题,人类一定会变成极为平庸的族群,好在老天还是青睐我们,并给了少数人不拘一格的思考方式。
金字塔式的结构由此产生,底层的人熙熙攘攘,越往上,人迹罕至,风景却大为不同。早起的人虽然称不上优越,却一定站在了通往优越的路口。
热衷早起的人并不是不爱睡觉,只不过跟贪逸相比,他们更喜欢无限可能的生命力。睡觉还能给人带来赞誉和鲜花的只有“睡美人”,剩下的人,睡觉的姿势恐怕都不太优雅。
什么样的人爱早起?首先肯定不会是那些每天要面对不喜欢的工作,不喜欢的人,甚至是倍受责骂和屈辱的人,他们不愿意过早地挣开眼睛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而那些在生命中不断有精彩发生的人,他们急于挣开眼睛,几乎跳起来拥抱每一天的激动人心,中国老话说“无利不起早”,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王健林早上起来知道今天要去两个城市,开两场会议,签几亿的大单,他兴奋;扎克伯格早上起来知道今天又新增了几万用户,广告又卖出几个亿,他兴奋;马斯克早上起来,看到特斯拉又有了新的进化,人类世界又要为此欢腾,他兴奋。而对于普通人,每个人都应有为之打拼和兴奋的理由和目标,如果早起对于一个人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和想象力,那是时候考虑一下自身的处境并积极做出些改变了。
除了对每一天有更多的把控力,早起同时代表着一个人开始走向成熟。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时,睡觉是养身体,甚至是一种享受。但这种享受是一种沉溺,就像喝酒吸烟一样,它们虽然可以带给人兴奋,却没见几个人靠喝酒和吸烟实现抱负的。嗜睡也是如此,它在我们找寻到人生目标的那一刻起,已然完成了历史使命,果断离开它,就像当初你果敢地离开家门一样。
这个世界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的享受,不休止的睡眠,已经沦为了最下层。选择早起就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不从众,不迎合,不抱有幻想,不再做梦。
早起的意义,对每一个早起的人,都意义非凡。对我而言,早起是用一种宁静,对抗另一种沉默,不在沉默中虚度,而是在沉默中爆发。早起的人并不多,而且永远都不会多,我明白在这人迹罕至的曲径,自己并不孤单。
宁静的清晨,我轻轻地敲击着键盘,仿佛还能听到不远处,传来翻书的声音、跑步的声音、有诵读英语的声音、笔尖流淌的声音,这声音如此细微,又震撼心底,就像一颗种子生根发芽,冲破地表的那一瞬间,虽寂寞无声却力拔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