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 6:如何“获取”知识?拒做食知动物

获取知识听起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买本书、听一门知识付费课就能获得大量的干货,我们甚至还会把其中核心的部分记录下来——这些笔记成为了我们攻城略地的犒赏,给了我们更大的动力去攻打下一座城池。

然后我们便成了食知动物(Infovores)——强行给自己灌输无穷无尽的书籍、文章和课程,希望有东西能坚持下来,但最终一无所得的人。

如何摆脱这种困境?

我认为这关乎八个获取知识的原则:

1.审美

2.记录

3.麦高芬

4.焦虑性

5.随机性

6.深度解释

7.重述

8.回顾


1.关于审美

一切的问题都是品味问题,如果获取信息的源头品味拙劣,那么得到的东西质量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如何获得高质量信息?

1.告别标题党:为了传播性,许多博主会用很浮夸的标题蹭热度,但无辜者甚少;

2.阅读经典:不论是豆瓣的各类 top100, 还是纽约时报年度图书都是可参考的对象;最重要的是,你会从最好的写作者那里了解到 ta 们欣赏的人,随后便会经历“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痛并愉悦的经历。顺带一提,豆瓣有一个“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小组,里面也能获得不少好的参考;对经典的解读是判定一个人是否具备阅读审美的方法,也可以对有些所谓的“大神”祛魅,因为他们也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话。

3.参照知识的质量:文字>音频>视频,这三者越往后,分散注意力的东西越多,“投喂性”越强;知识是需要动脑思考才获得的产物,投喂性越强,留存到大脑的信息越少。

冷知识:日本有一个术语,叫 "Tsundoku",形容我们买了书,它们堆积如山,但我们从来没有去读它们。


2.关于记录

不要管工具,不要试着全部都理解,把有共鸣的地方先记录下来。

记录不要全文摘抄,而是把重点摘抄下来,并用简单的词总结。

别告诉我月亮闪闪发光,让我看碎玻璃上的光点。                     ——安东·契诃夫

然后一周复习一次,尤其是那些你最喜欢的段落或内容,读三遍、四遍,然后试着一字一句地模仿,这种复习让那些不好理解的东西变得更清晰,至少你会一点点明白自己为什么那么喜欢。

其实关于记录有太多方法和原理可以讲,它关乎信息的传递原理、大脑对信息的处理原理,碍于篇幅这里先不讲了,后续再更新。


3.关于麦高芬

麦高芬( MacGuffin)因大导演希区柯克而流行开来,指驱动情节的某种物品、目标、事件或任务,来诱发人物争夺、控制、隐藏或销毁。

非常典型的麦高芬有这些:

1.比尔博的魔戒(J.R.R 托尔金,《魔戒》)

2.无限宝石(漫威,《复仇者联盟 IV》)

3.刺杀秦始皇(张艺谋,《英雄》)

同样地,作为知识的获取者也可以给自己设立一个麦高芬,让自己更有动力。比如:

1.为了让自己更有见识,获得谈资

2.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比如明朝史)

3.阅读完喜欢的作家的所有作品(偶像的力量)

这上面的麦高芬看起来非常功利,但我们不需要跟第二个人说,所以也无妨。


4.关于焦虑性

食知动物可能饱受知识焦虑的焦虑,以下的指南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对待获取知识时并发的焦虑感:

金发女孩原则

适当的焦虑感的确有助于学习;英国作家罗伯特·骚塞的童话故事《三只小熊》中的金发姑娘品尝了三碗不同的粥,发现她最喜欢不太热也不太冷的粥,也就是最合适的温度。这个概念被称为“金发姑娘原则”(Goldilocks Principle),这是已经被跨学科应用,用来描述不太高、不太低,但刚刚好。

心理疗愈

拿出一张纸,将自己的焦虑心情准确地描述出来,然后问自己为什么焦虑,再详细地写下来;

找个机会试一试,然后再回顾是否依然焦虑

跑步

无需迷信权威

有时候焦虑来源于面对复杂的知识却无法理解,那么我们不妨问问,这些权威是否真的如外界对他们所评价的那般权威吗?

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于1963年创立了科学引文索引(SCI),通过观测已发表的特定研究文献被其他科学家引用的频率,来测量文献、学者、实验室的影响力。它很快被推广普及:终身教职评审、刊物级别评审、学者和学术机构排名、技术分析和政府调研。且发展出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

但这种标准存在缺陷:

a.衡量标准过度抽象

-自我引述

-负面引述

-被引用了很多次,但引用它的文献无人问津

-英文霸权(只承认英语文献,且被翻译后的引用不计在内)

-出于利益考量会把研究思路局限在当下,哪怕几年后就会被证明为一条死路

b.存在本身会损害有效性(古德哈特定律:一旦一种测量标准成了目的,便不再是好的测量标准)

-诱生了“引用圈”,圈内相互引用

并非刻意反对权威,而是带着一种批判的色彩看待权威,与自己和解。

分享一个故事:有一些种类的海龟,它们在非洲西海岸交配后,会一路跨越南大西洋,最后在南美洲东岸产卵。它们这样做的原因是当初有这样的行为的时候,冈瓦那大陆才开始分开,这应该是在1亿3千万年至1亿1千万年前,当时这些海龟仅仅需要游过狭窄的海峡,便可以产卵了。之后因为大陆板块移动,它们每一年会多游一点,或许就一英寸左右,但有谁会注意到这小小的差异呢?这些距离差逐年累加,最终,这些海龟现在要跨越整个大洋来产卵。海龟迁徙的秘密,横跨数百万年的惊天动地的力量。

所以不需要过于追求获取知识的速度,因为这是积少成多的过程。


5.关于随机性

随机阅读:巴菲特的合伙人芒格有一种很有名的理论,叫思维格栅,旨在学习不同学科的先进知识,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从而产生奇妙的碰撞火花。所以不要把自己限制在一个专业里,拓展你的好奇心。就拿有些反应历史、年代的电影、剧集来说,如果观众不去了解相关历史知识,是难以体会到里面的魅力的。

前两天看了一部电影叫《黑鹰坠落》,讲的是1993年美军在索马里的一场城市巷战。看完我依然不解这部片子为何评分这么高,直到被评论里的军事迷科普:

-士兵在换M16弹匣的时候会先拿着新弹匣往头盔上敲几下,这个是为了预防供弹故障。

-三角洲的中士告诫第一次参战的游骑兵菜鸟交火的时候不要贴着墙站。在巷战中,很多子弹射到墙面后会沿着墙飞行,所以贴墙站被流弹打中的概率高,但人的心理第一反应肯定是有依靠更安全,对射的时候处在更暴露的位置需要极大的勇气。

-游骑兵上尉面对索马里民兵的滥射火网,淡定地一枪一枪还击,这是很真实的老兵描写。在战场上,这种耐心的瞄准射击比火力压力更致命。

-细节还有很多,但是作为一个对这方面毫不了解的人,自然错失了许多引起共情的细节。所以,除了增加阅读量,增加阅读面也很重要。可以试着像作家毛姆那样做,同时读四五本不同类型的书。

要想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你必须拥有多个模型。而且,你必须将你的经验,无论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都放到构成这些模型的网格上。                                                            ——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

随机复习:有一种被称为“Lévy-walk”的随机性猎食法,动物沿着一种特殊的随机路径移动,能够更好地觅食。复习也一样,我们没事翻翻过往的笔记说不定可以获得灵感。


6.关于深度解释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一项知识了?

1998年,耶鲁大学认知学家弗兰克·凯尔(Frank Keil)发明的了**解释性深度错觉(illusion of explanatory depth,简称IoED)**的测试工具。

他长期致力于研究已有的事物如何运作的理论。但是他很快便意识到那些理论何其破碎且浅薄,但他遇到了一个困扰。他找不到一个有效的方法来科学地阐明人们实际所知与他们自认为所知之间的差距。IoED应运而生。

1.描述对一项知识或原理的了解程度,按照1-7分打分

2.详细描述这项知识的具体运作步骤

3.重新评估

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理解某项知识在于ta是否能具体地解释,而不是夸夸其谈。在复习的时候就可以试着这么做。


7.关于重述

人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按照下列顺序逐级递增:

1.耳朵听/眼睛看过了

2.大脑记住了

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4.能运用到生活/工作中

5.能教会一个之前不懂的人

前面两个层级非常简单,但是对知识获取的提升不大,后面两个层级对知识获取提升大,但是实际运用非常难。面对绝大多数知识,我们可以用中间的重述法帮助理解。此外,重述法可以加深我们的记忆。


8.关于回顾

小回顾:每周一次,将过去一周记录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组织,写成文章。正如我现在做的一样,这篇文章的内容正是过去一周我记录下来的一部分。

大回顾:每三个月或半年一次,前面讲到过用不同视角看待问题,三个月或半年的周期足以让一个人的认知视角改善很多(前提是阅读多种类的书和文章),这个时候重新看待老问题,一定会有新的见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37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90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967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44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4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9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97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74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2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08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3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2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0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5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