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传第一章,莫欺少年穷,寒苦犹存凌云志。
这么急切地看张勇传是因为雷军传的尾声,雷军说到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个企业是同仁堂和海底捞,同仁堂是靠着无人能复制的品质存活上百年,而海底捞是通过打造口碑成为市值3000亿的中国餐饮公司,对于张勇为了挽救公司于水火,力排众议,甚至雷霆手段夺权,这些桥段,我都非常感兴趣。
读了第一章,发现成功人士很多的共同点,喜欢读书喜欢思考,张一鸣也是这样,从小就喜欢阅读各种报纸书籍。张勇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跟比自己年长20岁的忘年交深度聊天,周边的人都未必能听得懂他们聊的内容。他们会讨论民族性,人性,也讨论贫困问题和社会公平的问题。张勇在中学毕业之后放弃了上高中和大学的机会,果断选择上技校争取早早担起赚钱养家的责任。17岁就从技校毕业后进入了四川拖拉机厂工作,因为张勇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一眼看到头的工作让他更加想创业,一边上班,一边攒钱,一边利用节假日走遍祖国大江南北,考察市场,寻找商机。
再看看自己,旅游的目的是什么,早些年是为了扩展视野,去见一些自己没有见过的风景,现在是为了扩展自己的知识体系,或许将后来也会为了寻找市场。
跟大多数企业家一样,刚开始创业并不是很顺利,谁会一帆风顺呢,都是在不停的试错中找到方向。坚定的继续试错走下去,成功的企业家都有很强的逆商,越挫越勇。
第二章的知识点
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小时候因为伯伯让我唱,还为此哭过。很长一段时间回想起来都很难受,原来这首歌讲的是邓小平爷爷在88岁高龄的时候下,在南方的讲话推动了经济,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看准了的,就大胆的试,大胆的闯,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赶紧改,新问题出来就加紧解决。对中国人而言,这是一次推动改革,回暖人心的讲话,南方谈话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个体户,寻求发展的先进人物以及不甘平庸的普通劳动者带来了机遇和希望。1979年,邓小平爷爷提出建立经济特区,1980年,广东的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汕头,厦门,珠海一次设立。1992年南方讲话之后,个体经济迎来了真正的春天,那个时代更像立春之后的惊蛰,一声惊雷之后便是万物复苏。
金句:对天生爱折腾的人来说,他们获取能量的方式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真诚是海底捞创始人身上的特性,就是因为这种特质,感动着海底捞初期的顾客,张勇的方式就是每天在门口等楼上的邻居,特意打听了人家的名字,每次热情打招呼,为的就是有一次能服务的机会,让人家对自己的菜品提出意见。顾客的随口一句建议,张勇真的照做了,让顾客觉得收到了尊重和信任。他专注听取客户的意见就此改善菜品,也意识到服务可以弥补味道上的不足,有一次店里迎来了第一桌客人,张勇主动送了点心,还给了优惠,临走时客户说菜品味道很好,等客人走了之后他自己尝了锅底,发现很苦。所以得出结论,打动人心的,不是菜品一绝的味道,而是能让客户真切感觉到的真诚和和用心。
回想一下那些让我回顾很多次的消费,每天中午吃的快餐店,为什么他家旁边每天都有很多竞争对手,但我每次过去只会指定买他家,从未想过买其他家,哪怕是品尝。因为我每次去,老板娘都会微笑热情的给我打招呼,还记住了我的名字,一个小快餐,服务能做到如此细致,甚至还观察到我最近瘦了,在他家,永远有很多话题,关于餐饮市场的拓展,关于打工人的小烦恼,乐趣无穷。仅仅依靠买快餐,那老板现在是人手一个奥迪,但是依然坚持每天早起贪黑的出摊。我想,这恐怕又是以后商业界哪一个大佬。
另外一家,是邻里小镇里的一家服装店,老板是个女的,门店的历史已经有十多年了,每次去总能买上两套,因为老板娘总能知道我喜欢的风格,尽管我说的不多,每次给我拿的,都属于我未曾想过的喜欢穿搭,她确实拥有对顾客喜好洞察的特殊能力。重点还是她的服务,那么真实不做作,每次踏进她家门口,就像是回到自家衣橱的归属感。
通过此事,总结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向往,我想唱一首感人肺腑的歌,让观众能听到感受到我传递的情绪,不管是遗憾还是美好回忆。29岁那年,突然惊醒,原来这么多年,都没有一手拿得出手的歌曲。很自责,也不停的在想原因,如果我要别人感受到,前提是我自己专注于其中,并享受当下的情绪,唱出的歌词,我自己听懂了吗?回忆过往每次表演,仿佛都是一个目的,我要唱出好听的音色给别人听,让别人拍手叫绝,最后得到的反馈是,你声音真好听,而不是,你这个表演把我带回以往的回忆,你诠释的很完美。我想要后者这个赞美,但是在表演时候的心境却与之不匹配。实话说,歌词我自己都是模棱两可,对于要表达的情绪,自己还抓不住重点,并没有理解填词者的心境,也没有过跟歌词类似的经历。于是我找到了突破口,歌唱者如果要想让别人听懂歌词,需要自己能够共情歌词,甚至有相似的经历体验。要思考,歌唱的每字每句,是不是能打动自己?在看到前任和他现任的旅游朋友圈的第二天,我将所有的过往注入歌词中,找到了心流的感觉,演唱的不是歌,是充斥在内心深处的遗憾,是思念的苦楚,是一幅幅画卷,属于我们曾经相守的回忆画卷,我相信观众也能从中听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费力的是,做一个这样的演唱,很耗费情绪,唱完双手发麻。
记得第一次体验发麻的记忆是,大三那年跟初恋分手,那时候觉得整个时间都停止了转动,唯一能感知到的,是我们那些又美好又纠结的过往,是的,那种感觉应该就是emo。感觉不到冷和热,饿或者饱,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填充着失恋的苦楚,就像吃一口生苦瓜,久久不能都不能消除的舌尖上的苦楚。
单依纯有一次在好声音舞台上演唱,写给电影人的情书,她哭的稀里哗啦,导致演唱没有办法进行,我想,那时候的她应该也是想到了自己的经历或者共情了歌词里的苦涩,所以看到她的演唱,我也共情到了,心底泛出一阵阵的痛,虽然画面很模糊,但痛感是真实存在的。
我想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让别人能听出真诚和用心的,更能体会并且共情。
很重视每一次的客户体验,为的不是他们的回购还是好评,只是相信心与心的交流和真诚,不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变得苍白。
当开始用心输出文字和感受,不再因为字数而写字,反而发现,2000字真的不多,当读到书中值得记录和畅想的部分,先把它记下来,在能联想到自己相关的经历和见闻,所有感知自然而然就通了。
我相信,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将认知破旧立新的过程,所以尽快的暴露缺点很重要,迅速的被批评被指责,然后快速修正。今天下午和同事的一次谈话,又一次暴露了我控制不住情绪的缺点,借着嫉恶如仇的名义,不断对别人进行指责,谈完之后我在想,或许真相不是别人做错了什么,而是身边的人的行为,打乱了我掌控一切的理想。没有人有错,该认识到的是自己对负面情绪的微小掌控能力。那么从先开始,就练习吧,先从觉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