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更多家庭的重视,诸如孩子专注力、意志力培养之类的宣传文章及培训课程随处可见。其实,孩子的专注力与生俱来,后天成长过程中只需好好保护并发扬。人们之所以反复强调后天培养,只是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专注力受到损害。所以,与其一味强调培养,不如早期注意保护,家庭教育中,注意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大有必要。
一,什么是专注力?
专注力,又称注意力,是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一项活动时的心理状态。其表现特点是:情绪安静,神情专注,独自思考,目光凝聚。专注力作为一种基本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专注力不够、注意缺乏,常常成为许多学习效果差孩子的共同特点。
二,孩子的专注力是怎样被损坏的?
1,过度照顾,过多关注,孩子受到不时的打断与干扰。
2,缺乏独立做事的锻炼,孩子习惯了得到建议与帮助。
3,缺乏独立空间,习惯家人陪伴,没有获得足够的独自面对并处理问题的安静环境。
典型情景一:
孩子坐在地板上专心玩积木,一会外婆问喝不喝水,一会外公向饿不饿,爸爸喊吃水果,起来,吃水果,妈妈说地上凉,垫个东西。如果孩子半天没反应,大人还会强行吃喝,或拉他到沙发上玩……孩子无法专注于玩要,思路总在被打断,注意力不停被分散式转移。
典型情景二:
孩子在自己专心吃饭时,大人一会夹菜,一会喂汤,一会喊吃快点,一会说撒饭了,吃慢点,别噎着……孩子无法专注于吃饭这件事本身,没机会独自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细节虽小,决定成败。上述日常小事若得不到适当调整,孩子的专注力长期得不到保护,进入学龄阶段,问题便开始显现。这时,孩子的专注力己经受到破坏,家长还以为是孩子有问题,便急于找途径培养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大人孩子辛苦不说,有的还可能为时己晚。
所以,保护孩子专注力的问题越早重视越有益,最好把保护专注力与培养专注力同步进行,把专注力被破坏以后的补救难度降到最低。
三,怎样保护并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1,预防过度陪伴与关注,留给孩子适当的独立空间与时间,保护孩子专注力。
家长应学会适当放手,适时放心。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满足好奇心,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去弄脏手脚和衣服,去摔跟头遭磕碰,去独自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去独立作主自已想要决定的问题。
2,减少过多照顾与打扰,留给孩子专心做一件事的机会,培养孩子专注力。无论他是在玩玩具积木还是在看蚂蚁发呆,当孩子专注于一件事时,他对外界是基本屏蔽的,反应也能是迟缓呆木的,家长最好管住手闭上嘴,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节奏和思路。
3,采取科学方法,训练孩子专注力。
对于孩子己经受到破坏的专注力,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学习,了解并运用些科学的方法,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1>,走迷宫。考验耐心与专注力。
<2>,使用舒尔特方格。每天让孩子读10一20分钟的舒尔特方格,按不同年龄段,从易到难,经过一没时间训练,会有明显改善。
<3>玩分豆游戏。
把适量的红豆绿豆黄豆混在一起,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分拣到几个不同的碗里。这个游戏,不但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还能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耐心细致的习惯。
<4>学龄儿童做找字母、找文字、找数字、听写数字等训练。
比如:把若干字母中的e找出来,划上线。在数字排列中把所有177I找出来<1717、7117、1771、7711、7171、1177……同组数字多次出现>。朗读或听读一段话,把其中某字出现的次数记下来。所读几组数字,孩子听完后在纸上写出来。听数报数法,听完一组数字后马上报出来。听数倒报法。等等。
4,做细中有粗、勤中知懒的好父母。专注力的破坏往往与大人的育儿知识缺乏有关,与日常生话中的举止言行密不可分。过多的爱是溺爱,过急的帮助是拔苗助长,过细的照顾是温室养花,过勤的问候是噪音打扰。某种意义上讲,做粗心大意的家长不见得是对孩子的忽略,做放心懒散的家长也不见得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