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期的文坛大神,晏殊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为什么这么说?
晏殊5岁时就能创作,有“神童”之称。14岁参加殿试,很快完成答卷,当场受到宋真宗的赏识。在随后到诗、赋、论考试中,晏殊说这些题不久前刚幸运地复习过,对其他考生来说有失公平,请求更换试题。他的诚实人品、才华实力受到了宋真宗的喜欢,于是授晏殊为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后来,晏殊一路官运亨通,先后任集贤殿学士、宰相、兵部尚书等职。
我认为晏殊是大神的主要原因是——他的“资历”太吓人。大名鼎鼎的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的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都经他的栽培引荐而得到重用。他还有个同样写词很出色的儿子晏几道。
可以想象一下,范仲淹、王安石可都是做过宰相的人,韩琦、富弼、欧阳修都是或军事或文坛上的大腕啊。但在晏殊面前,那就都是小学生了!他的儿子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的金句,谁不震撼?而晏殊本人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也享誉诗坛。有评论家说,晏殊的诗作里充着淡淡的富贵气。从他的人生经历和诗作来看,确实有这方面的特点,我们不妨看看他的这一首《无题》诗: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大腕也有“不自由”的时候,以晏殊这样的资历,总是不好写情呀、爱呀的东西,但心中确实又有所感怎么办?那就以“无题”含糊其辞吧!
这首诗大约是怀念一位女子,离别后不得再见,于是诗人借酒伤情,慨叹水远山长诗书难寄。
“油壁香车”是古代富贵女子的座驾。那位坐着豪华马车的美女再也见不到,就像那峡谷上空的云朵般飘散西东。开满梨花的院子里,淡淡的月光洒下来;伴随着微微的风,池塘边的柳絮凌乱飘舞。最近倍感孤独喝得大醉,偏又逢着寒食期间禁烟而不能“烧烤”。想给你写写信,可这到处都隔着山海呀!
最后一句“水远山长”,让我想起了晏殊在他的《鹊踏枝》词作里“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的句子。大概,这位大神的心里藏着的女子还是“不知伊人何处”的那种。这种心事,自然要“无题”了,不然就要被弟子们猜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