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甲鱼
这段路,我只花了两首歌那么长的时间到达。出发的时候,总以为很久很久,到达的时候才发现,才那么短。耳机里第三首歌响起,却已是不同的路途了。
最不能翻阅本子和从前的信件,看着看着,总是会将轻松愉悦的心情拉到一个感慨万千的意境中。慢慢的,我们总会发现,生命中太多东西的出现比想象中要短暂,原本以为这会是天长地久。东西是这样,人也是这样。而存在的记忆成为了我们之间的唯一的联系,人情,该淡总会淡。
母亲有时候很不解:“现在都有QQ,微信,写什么信?”
而这或许就是无法逾越的代沟?有一个盒子里,装满了信和明信片。有时间到了一个地方,也会选择在那个地方寄张明信片给自己。盖上那个地方的邮戳的东西,好像被赋予了无聊的意义。
写信的姑娘,在当时写的是一时的东西,谁也没想到,这东西变成了永恒,以一张白纸的形式,变成了永恒。我们离不开沉重的生活,也离不开诗和远方,离不开无趣的苟且,离不开内心的虚荣和对美的向往。我们会谈学习,会谈梦想,会谈未来,我们对生活充满渴望,对眼前的困苦有些许无奈。这些东西成为文字交予对方,回过头看,好像又是一次成长的记录。我在每个阶段都会认为,我是一个成熟的人,回过去看,我又发现我是一个幼稚又自我的人。而现在我终于肯承认,我的心理年龄没那么大,而我原本就是个孩子。
很多人,其实都离开了。有的是我推开的,有的是淡了关系,彼此将对方推开。是否会不舍?
北野武有部电影《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有些压抑的叙述手法,在结局,女主来到那片海,捡起那块滑板,坐着车去向远方,久石让的音乐响起,突然戳到了人心。不是觉得那段一起在海上的快乐日子不在,那个人也消失不见而可惜。只是觉得是啊,人生中,太多的遇见和离别都是必然。我们每天其实都在作告别,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自知。就像我,刚刚告别了昨天的我,我每天都在告别昨天。正是因为告别对于好多东西太稀松平常,所以告别可以变得轻一些。
小时候以为家里的那栋房子会是永远的居所,后来拆了;小时候以为那些一起度过暑假的伙伴会陪伴永远,后来都散了;小时候以为最亲的姑父会喝上嫁出去的喜酒,后来他和爷爷相继离世...原来过去十几年的人生中,我认定的永恒一次又一次被推翻。
我逐渐相信缘分,我们的见面是必然,我们的远去人海也是必然。我想我会有些难过对于离开,但是我不会看那么重,因为有缘再会。告别有时候不需要仪式,心里默默将这一段路拍个照片,埋在土里尘封,有一天偶然打开,那张照片还在,里面的你们依旧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