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聪明人,都在混“圈子”

渐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很多时候,影响我们成长的,除了自身努力,还有环境。自身决定你的成长时间,环境决定你的成长速度。

第一次听到“混圈子”的概念,是在弗兰克的一场分享中。他说:多跟优秀的人“混”,你会发现学东西特别快。

认识一个做仪器的代理商,初中学历,现在在天津有房,开着几十万的宝马,比一起长大的人,厉害很多,他讲了自己的经历。

七年前,他还是一个混混,和一群人痞子玩在一起。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局里去过不少次。因为一些原因,开始转行,进入了仪器圈。

他开始看到不一样的生活,发现很多事情还可以那样做。开始不断接触这些人,学历不高,但是耳濡目染也学到很多,边学边用,时间久了,也厉害了很多。

现在自己开公司做代理,同样坚持混圈子,看别人做些什么,看有钱人怎么做事。那次聊天结束时,他略显嘚瑟的说:周末要去参加一个饭局,里面的人,资产都是千万级。

易仁永澄说:看看过去一个月,或者一年时间里,沟通最多的人是谁?如果没有比自己厉害很多,找五个厉害的人,替换掉。

猫叔分享了相同的观点:社交时,向上看,多关注比自己厉害的人。

更重要的,猫叔给了一份践行清单,七条经验,拿来即用。

社交是我的盲区,一直不会和人聊。觉得自己不擅长任何事,牛人凭什么搭理我。微信中躺着猫叔,品牌特训营,其他自媒体圈近近百人的大咖,除了加好友时候的问候,交流甚少。

最近在曾雨悦的社群学习,发现厉害的人在一起,都是联机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互相讨论展示自我。其实每个人都有价值,只要愿意分享。

已经开始做出一些改变。加厉害的人好友,会准备细致的自我介绍,展现自己能提供的价值,会补充一句:我是否能帮助到您。

也会主动寻求帮助,昨天认识了一位职业生涯规划师,大胆提问,给了我帮助,我以红包感谢。

最后必须还要明白一个道理:比混圈子更重要的是践行,提升自己。因为人脉的意义不在于你认识谁,而在于你能吸引谁。

真正有效的社交,从来都是势均力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