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博应聘中学教师:个人职业选择应受尊重

    最近,名校硕博士扎堆竞聘中小学教师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媒体报道的地方,包括深圳和杭州,一些重点中学招聘教师,至少硕士起步,名校博士也不在少数。在人们的印象中,硕博士应该是专研于学术,而去中学当教师实属罕见,也引发质疑,但个人选择从事什么职业本无可厚非,外界不应予以过多评判,尊重选择即可。

    此事成为新闻并引发热议,足以见得各方对此并未达成一致。有一种声音认为,每一个人的选择,都值得尊重。一个博士生放弃做学术研究,去中小学当教师,肯定有自己的理由。但有人认为,名校高学历去中学任教是一种“人才浪费”,也有人认为,硕博士做中学教师是一种人才高消费。但无论是认为人才浪费还是认为是人才高消费都存在着对于基础教育工作的误解。因为近年来,国家也在逐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今年也出台并实施了“双减”政策,这些政策规定都对中小学教学、教育研究等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育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作为教育改革的主体,完全用得着硕士博士毕业生等高层次人才,硕士博士毕业生在中学也大有用武之地。所以,所谓“人才高消费”“人才浪费”都是伪命题,而抛开狭隘的观念,尊重个人职业选择才是应然之举。

    网络对于此类话题的热议,也说明了需要对高学历毕业生祛魅化。在人们的印象中,硕博士是高学历人才,应该从事学术研究,执着于科研工作,但此番扎堆竞聘中小学教师新闻的出现,可谓是打破了大众对高学历人才的标签化认识。本来,学霸光环、985高校等就成为人们口中常提热词,而硕博士这一标签更是加剧了人们对这一群体的误解,在一些人眼中,这些与高学历有关的标签的背后,意味着走向人生巅峰。然而,每当人们对高学历人才的想象与现实中的情况不符,往往会引发网络中舆论争议。前有西安外国语大学本硕7年连读毕业去做家政,顶级名校博士毕业生任教于人大附中,今有出现深圳中学硕博应聘热,难免引发热议。但是名校、高学历毕业也并非天之骄子,同样也是普通人,也可以做普通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给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回信寄语强调:“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因此,我们需要对此类高学历毕业生进行祛魅化。

    单从个人角度而言,选择从事什么职业都属于自己的自由,外界也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对个人选择予以过多的评判。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都是流通至今的俗语。如今社会,职业选择越来越多元,高学历人才选择职业的范围也越发丰富。因此,高学历人才选择任教于中学也并不为过。毕竟,个人享有职业选择的自由,打破存在于他人心中的偏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才是最好的选择。

    高学历人才做中学教师,并非人才浪费,而是人才利用。抛开狭隘的观念,消除一切偏见,尊重个人职业自由选择,方能体现社会的包容与多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