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天龙,重回那个波澜壮阔的武侠世界

1966年,当武侠大师金庸先生印上《明报》最后一回《天龙八部》的连载,置笔长叹,有侠之大者如此,夫复何求?

《天龙八部》,一部足以睥睨天地的惊世奇书,在查大师给我们构筑的这个宏大的天龙世界里,有佛道哲理,家国大义,兄弟恩仇,情思缠绵,天之道,人之理,侠之义,洋洋洒洒,荡气回肠,道尽世间荣辱,侠肝义胆,骇世之作,自此再无侠之大者,能出萧峰其左。

儒释道之义,孰为救赎之道?这是我觉得天龙武侠世界的重要主线。大侠金庸用武功这样一种表达形式,向读者展示了只属于他自己的佛道儒世界观。

儒释道之争,古而有之,于我中华思想之大成,大有渊源,自汉武尊儒,千百年间,儒术独占主流思想,入世之道,在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己;道家继老庄微言,历千秋锤炼,在于自我求索,逍遥于天地之间;佛学自东汉入华,经无数高僧加持,已成为中华的传统思想,众生皆苦,舍我而度之。

三教之解,千百年来,已成百家之言,而大侠金庸用武侠这种形式,让我们有了更深的体会。

有人说,天龙礼佛抑道,天龙八部这个名字,也是从佛经中取得。但纵观天龙世界,又岂是单单一家之言?天龙武侠江湖中,两个最负盛名的顶尖门派便是以道家为根的逍遥派和与佛家为根的少林派。而天龙三个主角的结局,不也正是儒释道三家各自的代表?萧锋侠肝义胆,浩气凛然,为保苍生太平,不惜舍身取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此不正是儒家所崇尚的“仁义”吗?虚竹虽执令逍遥派,身入灵鹫宫,但善念长存,以众生为念,感化杀人如麻的灵鹫宫众,三十六洞七十二岛岛主,身入地狱而渡之,不正是佛家禅念;段誉虽身出佛家天龙寺,但其武功路数,逍遥天性,偏安西南一隅做太平皇帝,自在余生,不正是道家追求的境界。

三人孰是孰非,查大侠并无明示,每个人有自己选择人生的机会,每个人也会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去探索他自己的答案。

多年之后,当任我行跟令狐冲讲起吸星大法的时候,天龙主角们的结局终于有了一些眉目。虚竹在梦姑死后,遣散了灵鹫宫众,再次出家,或许虚竹最后勘破,没有破戒,就没有守戒,没有入世,就无法出世,有过痛苦,才懂得世间众人之苦; 有过执著,才能放下执著; 有过牵挂,了无牵挂。而段誉还是平平安安地过完他的一生,没有萧锋的报国情怀,也没有虚竹的普渡执念,更没有慕容复的基业野心,一生爱几个人,爱自己,无牵无挂,逍遥一生。

千古情仇,皆付笑谈;王图霸业,转眼成空。或者在一个圆月高悬的夜晚,当虚竹与段誉再次端起酒杯,会再次想起那个让他们热血沸腾的时刻,萧锋狂笑一声,从马鞍解下烈酒,掷与虚竹段誉,“今日在天下众英雄之前,我契丹人萧锋与虚竹、段誉义结金兰,从今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好兄弟,我们痛饮一场,放手大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关键词:通俗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武侠历史观穿越时空想象英雄情结爱国主义 精神“白面” 摘要:《天龙八部》是武侠小说大...
    脱兔阅读 10,159评论 1 18
  • 2017-2-1-76 《管理的觉醒》 正文: 同样的一个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状态不同,其显现也不...
    潍坊谷德DDM徐芳阅读 897评论 0 0
  • 作者:人生如寄 在这充斥着原罪的尘世间 每一个善良的灵魂 都是为爱 而放弃了 整个天堂的天使 用善良 做一颗金子般...
    般若9阅读 1,768评论 0 1
  • 1、学会辨别 你的今天是由无数个选择所构成的,所以学会用慧眼去辨别该如何抓住最佳选择的前提、事物的重要性及避免陷井...
    陈蕙茗阅读 3,150评论 2 2
  • 任何脏话: 都不能, 作为不良情绪, 去伤害别人的武器, 去影响环境的氧气。 也不是你不够强大的资本, 何不借此完...
    习爱阅读 1,09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