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一蓑烟雨任平生》,月如钩所著。我喜欢东坡的文字,就在网上购了这本书。
苏东坡的一生波澜壮阔,他志向高远,勤奋读书,置身官场,襟抱苍生,怎奈命运更迭,半世漂泊,一片冰心,壮志难酬。
我最喜欢《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吟啸且徐行”……他虽已淹没在浩瀚的历史中,但其伟大人格和作品,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
有人说,如果我们一生只看一本人物传记,那一定是苏东坡的传记。更有人说,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在导读苏东坡《赤壁赋》时,我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和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放一起,做了群文阅读的文案。文人的心灵是相通的,尤其是生陷困境,苦难中的人们,都是苏东坡的知音。读苏东坡的书,教会了我们如何面对困难,走出自我,快乐的生活,达到幸福的彼岸。
由苏东坡,我想到了人的价值追求。人生的价值追求是有层次的,底层需求带来的满足叫快乐,高层需求带来的满足叫幸福。书中写到,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苏东坡在欣赏淮河两岸美景时,知州特意命人沏了都梁清茶,摆上韭黄、果品、饼饵等食物为东坡驱寒解忧。盛情招待之下,苏东坡欣然挥毫写下《浣溪沙·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芽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当时的苏东坡已是一副“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的穷因潦倒之态,但内心的豪放与超凡脱俗依然如故。这首妙笔绝句不仅呈现了他对山水城景的无比喜爱和愉悦之情,也充分表达了他对知州的百般感激。苏东坡不是被贬官,就是在贬官的路上,其实他活的是幸福的,这种幸福他所不自知的。
冯友兰将人生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在自然境界中,人们的行为是出于本能和习惯,没有自觉的意识和目的。在功利境界中,人们的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利益,追求个人成就和财富。在道德境界中,人们的行为是出于对道德原则的认知和遵守,追求社会的公正和道义。在天地境界中,人们的行为是出于对宇宙和生命的整体性理解,追求与天地万物的合一。
同理,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它帮助人们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和激励因素,为个人和组织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不论是人生的四境界,还是五种人的需求,都是一种激励理论,一种鼓励人们追求快乐和幸福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