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8 江鲲 一本书房
今天的荐书比较复杂,本来和书房的编辑商量选定的书是李零的《万变》,但后来读着读着,写着写着就真的变成“万变”了。
李零
李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先秦考古研究及中国古汉语研究。他的著作很多,语言事儿风趣幽默,时而张扬犀利,但学文是很深厚的。但最重要的,每每看他写的书,细读以后,会被他身上那种读书人的气质所感染。
李零先生的这本《万变》主要是写文物的,资料丰富,引证庞杂,但通俗易懂。现在大家都很忙,工作家庭琐事缠身,为什么要给大家推荐看上去这么“小众”的书呢?
顾亭林在他的《日知录》中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他的这一段论述是说学问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已经开始没落了,以前匹夫匹妇乃至孩童当做歌谣顺口哼唱的天文、历法等常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了。他说的这个“现在”指的是他自己所处的时代。那么和顾炎武的“现在”比较一下,我们的现在又如何呢?只能加个“更”字。
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门课叫“自然课”,不是主科,老师上课时教孩子们认一认家乡各种树的叶子都长什么样;在黑板上画一画北斗、牛郎、织女的位置;偶尔读一读竺可桢这样的大家写的科普小文章……这样的课想必现在的小学里可能没有了。所以我推荐这本书,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一下祖先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更接近自然,日用器具很多都是受自然的启发而来,所谓“制器尚象”是也。
回过头来重点说说今天要推荐的书们,以及为什么说今天的推荐文章写着写着就“万变”了。
其实,李零对于大家来说应该并不陌生,我们或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很多他的著作,读者最广泛的是中华书局版有李零作为主编译注的《史记》,他的代表作有《丧家狗——我读论语》。要是只看书名,读者很可能会误解作者是要攻击儒家思想,但实际上恰恰相反,李零是儒家的忠粉。就是在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里,通过作者对国学大师顾颉刚曾给蒋介石铸鼎撰文的微言之中,我们也能看出作者还是很提倡圣人门生的骨气的。
顾颉刚书法
《万变》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将古人的生活融入对文物的研究与欣赏,读来栩栩如生,相隔千年百年的往事,仿佛就在眼前,比如通过杜十娘的故事展示“椟”中所藏万贯细软,顺便回顾十娘“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的千古遗恨;
电影《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剧照
又如张艺谋奥运开幕式开场众人“击缶”,其实击的竟是冰鉴,也就是古人用的冰箱;
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冰鉴
汉代小媳妇如何将对远行夫君的思念刻在铜镜背面,以表达不满,敲打老公;
君行有日铜镜
古人“腰带扣”上所雕刻的瑞兽到底是虎豹鹰狼,还是牛羊鹿马,如何较为准确地判断,等等,等等……相信看完此书,你会成为半个鉴宝专家,而且在读的过程中,不仅大开眼界,而且乐趣无穷。
之所以说今荐书有点儿“万变”,是因为由于这本书,让我想一并推荐给大家很多与之相似但又各有侧重的一系列好书,为了大家能看得清楚,我把这些书以列表的形式写在下面:
王力著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孙机先生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以及他的《从历史中醒来》和《中国古舆服论丛》
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和他的《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
至于李零的著作,除了今天主推的这本《万变》,还有他的两个大部头,一部是《我们的经典》,其中包括《去圣乃得真孔子》《人往低处走》《唯一的规则》《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四本书,分别讲述孔子、老子、孙子和周易的哲学思想;另一部是《我们的中国》,也包括四本书,《茫茫禹迹》《周行天下》《大地文章》和《思想地图》,其中《周行天下》中把孔子、汉武帝、秦始皇列为中国三大旅行家的提法真是别具一格。
以上这些书目,除了最后两套李零的著作以外,都是和古代物质文化、文物、考古等内容相关的书籍。以上这些书我都已经看完了,也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那又怎么样呢,反正读的时候有何等享受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
涉读书籍
作者: 李零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关注一本书房
一同分享好物
添加“小书童”
进群备注
“谈天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