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的三八“女神节”、“女王节”,消费的狂欢气氛让女人们有了被赋权的错觉,走出购物中心,女神们还是要回归家庭、职场、社会中的角色,而这些地方才是女人的时时刻刻。
去年的一个假期读了Sheryl Sandberg的《Lean In:Women,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向前一步)。作者是Facebook首席运营官、哈佛本硕学位,这些标签都容易让人提前下结论,以为这是一本讲高效能成功人士的五个习惯、八大法则、十个秘籍的成功学书,读完了才发现这是一本探讨女性在成长中如何在不平等的性别话语、社会规范的限制中自我觉醒和突破。
Sheryl在书中讲了很多在生活和事业中女性被歧视的故事,都让我有共鸣,我也感觉到很多人可能都有过类似的困惑,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把这些看似不关联的小事联系起来,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公正的普遍现象,大多数只是感到不舒服,然后自我消化和遗忘。这些问题就像房间里的大象,我们隐隐知道它的存在,但是少有人把它放在桌子上公开地讨论,开诚布公地谈。长此以往,不合理的社会规范也被默许和合理化,歧视和被歧视的人都意识不到这是个错误。Sheryl的书把很多隐形的歧视摆上桌子,这种呼吁和探讨对生活在不同社会的每个女性都有意义,女性能够在探讨中更有洞察力去意识到不公平,然后呼吁改变,这本书提出的大议题很有普适性。
回想了从小到大,在学校、社会和家庭中,周围的成年人扮演的都是权威的角色,我从他们那里习得社会规范,形成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是有时候权威向我传达了错误的信号,作为在年龄、地位、阅历上都弱势的我,或者没有辨识能力地相信,或者只能沉默的愤怒。
学校
在初高中,家长和老师在闲谈中,总是有一种观点“女生小时候学习好,上了高中就不行了”,“还是男生有后劲儿”,“女生一长大就谈恋爱,心思不在学习上了”,“高中理科女孩子学起来特别困难”。听着很多这种闲言碎语上了高中,在高中的第一年,我确实感觉物理学的比较费劲,之前一直成绩比较好,听到这些后,我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考试没考好时,会质疑自己:真的是女生学不好吗?所以结果是:除了要花精力去学习,还要花精力去平衡自己这种怀疑和沮丧的心情。物理课成为了“男生俱乐部”,课上老师邀请男生回答问题,下了课男生围着老师去讨论问题,这种情景都让很多女生望而却步,潜意识里觉得理科真的就是“男生的事儿”。我被老师请到办公室,老师除了帮我找出学习中的问题,还评论“女生上了高中就是不如男生理科学的好,更得努力”。
对女生不公平的判断会产生消极的暗示,女生会被暗示自己在学习中就是个天生的弱者,这种话语打击女生的信心,让女生自我怀疑。听到的男生也会产生这种错觉认识,觉得女生就是学理科的弱者。老师在学校中是个权威的角色,我们除了信任他们的学术水平,也会无意识地地信任他们的其他观点—哪怕是错误的。物理老师对女生的观点只是一种不可靠的直觉的判断,她并没有用数字具体统计男生和女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但因为我们信任老师这个权威身份,所以毫不怀疑地接受了她的各种观点,即使有的观点就是一种偏见。
老师拥有权威身份,用偏见对女生产生消极的影响、限制女生的自我发展,这就是不公平。学生在学校是弱势没有发言权,无法反抗也无法说服老师,无法改变这个话语环境。但是我们把这个话题摆出来探讨,提醒所有人这是一种偏见和不公正,这种歧视性的话语才会慢慢消失。
社会
大学期间在一家公司实习,有一位中层女老板,平时说话比较讽刺尖锐。有一次,一位同事在写给客户的项目报价书,写完后这个中层老板看了一下,然后说报的价太低了,她用很夸张很不屑的口吻大声说:“你报的这个价钱也太低了,这么点钱也就给他们找两个XXX来做!”XXX是我的名字。当时大家听到都很惊愕,没有人笑。善解人意的同事姐姐还很关切地小声问我没被吓到吧。我坐在旁边没有说什么也没有抬头看她。在办公室这个环境里,无论在哪一方面power dynamic都不会倾向给我,她是一个公司中层领导,是一个有经验的家庭事业女强人,我是一个靠着工作积攒经验的可有可无的小实习生,她的这一句话直直地刺向我们之间的差距。她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因为拥有权力和地位,她敢这样表达她的轻视。
如果我当时不是一个沉默踏实的女生,如果是一个男生她也会这么说吗?
这个中层女老板的行为在办公室是非常不专业的,但是因为她所处的位置和权力,没有人说出来。如果这是一个成功励志框架的故事,我要发愤图强变成女强人,再不受欺负,但是这只是一种做“人上人”的思路,我只是从没权力的阶段过渡到掌握权力的一方,社会并没有变得更好。我在想,以后我工作中成为了有资历的领导,我会尊重每一个正在奋斗中的下属。
有时候,在职场,顺从和沉默也会纵容歧视性的话语。在公司的一次培训中,培训的四十岁中年男人在培训的过程中讲,社会中有三种性别:男人、女人和女博士。我在这种正式场合听到这个歧视性的低级俗套玩笑,已经很震惊了,更震惊的是,现场很多女同事在笑。每一个在笑的女生都在推动性别歧视上贡献了一份力量,她们的回应方式让讲笑话的人意识不到这是非常冒犯性的话语,相反,如果大家沉默,他可能会思考在之后调整他的表达方式。不加以思考的附和也是一种小恶。
家庭
作为女生,妈妈是孩子学习女性角色的第一个样本。我小的时候对妈妈非常依赖,觉得妈妈就是要随时陪着我。有一段时间,妈妈想要转行,报名参加周末的课程为职业考试做准备,我觉得非常没安全感,她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把重心和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了,我劝妈妈不要去了,她严肃地告诉我,她也有她的事业和规划,不可能一直都围着我转。我这时候才意识到,我之前一直自私地默认为我是家庭的核心,想当然地认为她的角色就限定于照顾我,而她清楚地提醒我,她除了母亲,还有其他角色。妈妈传达给我这样的价值观:母亲不是附属于孩子的,她是一个独立的女人。
有一次,妈妈在做家务,我说,我帮你来擦地吧。妈妈很认真地说,不是帮她在做家务,家务琐事并不是她一个人的事,只要是家庭的一份子,都有责任来负担。因为妈妈在点滴小事上的教导,我不会把她的付出看作是理所当然,也不会认为女性在家庭中就理应负担起家务。
只言片语和细节都能传达重要的价值观,在家庭中,作为权威角色的母亲把意义以身作则地传达给女儿。
来自不完美社会的压力和痛苦,本不应该由个体去承担和消化,因为权力的不对等,价值观错误的话语可能在特定环境中是强势话语,而正确的话语却处于弱势。但我们可以通过思考,辨别出不公正、歧视性的话语,不因受到的偏见而苦恼痛苦,也在适当的时候,向前一步,用行动或语言教育周围的人,警示不公正和带有偏见的话语,为了一个更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