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老师公众号文章读后感。
好目标:一狠心,一咬牙,一跺脚,定下的目标,才是好目标。
1、下好一盘5年的棋,落实第1年的子.
踏踏实实想好,今年该怎么干,然后,认认真真的去干。
卷起来,熬下去。
卷:为了1%的进步和一分钱的收获,尽100%的努力。
降低自己维持生命的能量,减少一切开支,一定要活到春天。
活下去,永远是首要位。
调配全部资源的70%,认认真真干好这一年。
五三一法则,五年后,这个行业大概会是什么样子?三年后,你要变成什么样子?
为了5年后,拿出30%的资源,买一份“保险”--挪出20%的时间和资源,去想3年后的事情。,挪出10%的资源,看看5年后的变化。
下好一盘5年的棋,落好第1年的子。
我的感想:这段话什么意思,是首先需要搞懂的。
从个人层面而言,想好自己5年后要成为什么样子,这个很重要。
翻看我的未来5年计划,浓缩为两个一百万。,但这只是从赚钱角度来说的,就像刘润老师在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如果,2022我要赚钱,这只是个FLAG,插到了松软的沙土上,说倒就倒。
我的关注点,只在我要赚一百万上。所以,就很容易的落入自设的陷阱之中。所谓“美好的梦想”,但是如何达成,自己却所思甚浅。
赚一百万,这样的愿望符合SMART法则么?
如何赚,用什么方法赚,才是最需要的。
另外,我现有的资源有哪些?
或许只有3万块钱,和一两个所谓的帮手(顶多也就只是助理而已)。
所以,自己这一段时间,才会又回归老路,因为,我并不知道,应该怎么赚钱。眼光只是盯着钱,而不去关注自己真正有什么,能做什么。
这样的话,自己又如何给自己“买保险”呢?
2、做一个合格的目标翻译员。
首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真的规划好了未来5年的目标图景了么?
目标翻译,让团队知道你心里想的,知道你所期待的。
有了5年的图景,还要把这一年要做什么,想的清清楚楚。
把结果导向的目标,翻译成过程导向的任务,再把任务转化成执行计划。
把三年目标和一年目标,转换成1到3年要做的事情,理清楚,完成这些任务,要用多少时间,多少钱,多少人。
制定计划的过程,就是在检验执行思路是否靠谱。
计划是执行层面跟进的依据。
知道做什么,也知道怎么做。--对业务的理解。你的核心赚钱的业务,是什么。
把目标翻译成执行动作,就是知道具体怎么做。
一个明确的任务和动作,比一个抽象的目标,要更加具体,高效。
我的感想:任务,转化成执行计划,然后,花笨功夫,慢慢实现。比如我想拍视频,那么首先,找1000个优秀短视频,我想拍的那种类型,仔细研究他到底是怎么拍出来的。仔细的扒完分析完1000个视频,就大致会有比较清晰地创作思路,然后实践执行。想写好爆文,认认真真的分析1000篇爆文,拆解分析模仿,然后就是去写去执行。想做其他任何事,都是一样,找到那个你认为的最好的模仿对象,拆解分析学习模仿,达到一定数量了,套路就基本有了,然后,去认认真真的实现他。
理解基本套路之后,想清楚用多少钱,花多少时间,找多少人帮忙。解决了这些,就是完成了对目标的拆解,变成如何执行。有目标很重要,能够将目标转化成明确的任务和动作,更重要。
3、Flag一旦插上,就不能倒。
年底发现今年又白立flag的原因,或许只有一个原因:一开始就没定对目标。
立稳一个flag的3个方法:
以终为始,不要迷失自己的目标。
别成为追兔子的狗,记住你一开始是要追土拨鼠的。目标不见了,自己也被砸晕了。
一开始定目标,就没有想清楚,你到底要做成什么样。
心中看到终点的模样,才知道应该怎么开始。
不要迷失自己的目标。
拆解目标,拆成切实可行的计划。
目标,是你一年工作的指导。
切实可行,很重要。
比如我的目标:今年要赚10万块钱,涨粉50万。
就像个七彩泡泡,看起来很美好,但无从靠近,更别提如何入手执行。别人看了,只能默默的祝福你。
目标的修正: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有时间限制。
找一个监督者,给自己增加违约成本。
立下一个FLAG,认真打卡一周,然后激情散去,给自己放大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增加自己对每一个目标的承诺。找个监督人。更助于自己完成目标。
做那个在沙盘上定全局的人。当然也要做到能指挥攻打山头,找到那个能帮助自己攻下山头的尖兵。
狠狠定下看起来完不成的目标,然后,咬咬牙,跺跺脚,逼着自己想办法。
行不行,不行,咱就想想办法。拿下一个看起来很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