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雨从半夜开始一直哗啦啦地下着,一点停歇的意思都没有,刘妈只好撑着伞,拎着购物袋极不情愿地走进附近的超市。
自打退休后,刘妈几乎每天都会一大早步行十几分钟,到离家远的农贸市场买菜。比起超市的菜,那里的蔬菜既新鲜又便宜,还能买到村民自售的菜。有时甚至会有小惊喜,遇到野菌、野葱、野芹、剪刀菜、竹笋、蕨菜、灰灰菜等野菜。来回个把小时,买了菜又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远远的看到超市门口站着一个,穿黑色裤子黄色工装的店员,店员旁边放了一个大盆,里面有几把湿漉漉的雨伞。到了门口,店员示意刘妈把伞放在盆中。刘妈收了伞,用手撸了一下伞上的水,然后把伞放在盆中,朝里走去。
刘妈穿过日用品区、针织品区、家电区,来到果蔬区。空气中飘散着,水果的香甜夹杂香椿、韭菜刺鼻味儿的怪味。密闭的空间,浓烈的怪味,着实让习惯在露天市场买菜的刘妈,有点不适应。她用左手轻轻捂了捂嘴巴和鼻子,继续朝前走。
循着香椿韭菜味,刘妈来到蔬菜区。在超市随处可见的绿色指示牌中,蔬菜区一个白底红字的牌子格外醒目,刘妈走过去仔细一看,上面写着“新农村蔬菜”。刘妈疑惑,啥时候有新农村蔬菜的?
牌子下面,一张半讲桌宽的小货架共三层,第一层摆放着乒乓球大小的黄色本地洋芋、翠绿的细叶韭菜、褐色的蕨菜、毽子一样的荠菜,中间层有折耳根、鸭脚菜、小白菜、蒜苔,上面一层码放着紫褐色的香椿、纤纤玉指般白皙细嫩的春笋、嫩绿的马兰头、半袋褐黄软滑的地木耳。刘妈简直不敢相信一向被她嫌弃的超市蔬菜区,竟然有这么多农家菜、山野菜,虽然每样都不多,但品种多,都是春天的味道。
刘妈伸直手臂挑着上层的春笋,见一个店员提了一袋灰灰菜,准备上货,她问“现在超市怎么还有这么多野菜?样样都新新鲜鲜”。
店员说“超市支持新农村建设,直接和村里联系,村民自己种的菜、山上打的野菜直接供应超市,野菜只收认得的、吃过的。菜多的时候超市派车到村里拖,菜少的时候村里安排人送,超市补路费”。
刘妈欣喜地说“这个好,这个好!既帮村民解决了销路,又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
看着满货架春天的味道,刘妈第一次,在超市满意的笑着自言自语,今天可以买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