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同时也意味着教育的契机。家长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抓住契机,让孩子在问题中突破、成长,把所谓的坏事变成好事。
要让孩子明白,所有的梦想、目标和规划,最终都需要通过成绩去检验,去支撑,否则就真的只是空想了。
遇到问题,先想一想孩子好的方面,这样可以减少一部分焦虑,让我们更加冷静地看待问题。因为,家长的焦虑会引发孩子更多的焦虑。家长一定要做好“定海神针”,不可乱了阵脚。
这次考试,我就先乱了。接到学校的通知,我莫名的烦躁,那种情绪压不住,尽管我努力掩饰,可直到周四,我强迫自己去看书,摘抄笔记,才慢慢的好了些。但我的焦虑还是影响了大宝。她的成绩让我难过。仔细想想,我应该做的不是考虑面子和担忧未来,而应该着眼当下,和孩子共同努力。她给自己定的有明确的目标,我没敢打击她(跟目前的现实比,有点高)。要实现目标,必须有具体的规划,还要落到实处。她受外界干扰比较大,刚好昨天看书,看到院长的话。当时就跟她分享了。今天下午,让她骑自行车出去,就是想她运动一下。傍晚,我和她开始攻克数学试卷上的错题。了解到老师讲过了,她并没有改正,没有批评,而是和她一起再做一遍。我觉得这点我比以前有进步,这应该是学习的结果。接受事实,立足当下。但有一点做的不好,她不愿写知识点,我替她写在试卷上了(如果她自己写,效果应该会好点的吧)。花费了一个小时的时间,还有一道题她实在不想弄了,因为我也不太懂,就直接搜了答案,先抄上,回头再看几遍,逐级突破。我们说“把会的弄对,把不会的弄会。”然后又改了化学和物理。
最近网课暴露出来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做过的题不愿纠正,笔记补充的少。一说就说“懒”。我没有反驳,而是说“说懒也行,也可以说是课堂上没记全,没记全是因为老师速度快了跟不上呢还是因为对这个知识点不熟练或者压根不会才记不上的呢?这得弄明白。清楚原因,解决的就快了”(清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没敢说太多,怕给弄坏了。学着把跟院长学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真的是“我好了,家庭才会好,孩子才会好。”我得加快学习的脚步。
1.昨天下午我们三个一起制定购物清单,然后一起去超市购物。
2.今天下午陪小宝骑自行车去公园,小家伙第一次骑这么远,虽然累,可一直很兴奋。“二货”妈妈跟她开玩笑,把孩子的鞋子弄湖里了。求助了一圈,无奈,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顺便再买件外套。穿着新衣服,新鞋子,开心的屁颠屁颠的,完全原谅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