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即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它们都有令人惊叹的文化遗迹,如巴比伦空中花园、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以及我们的万里长城。
然而,历经岁月沧桑,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华夏文明是唯一延续不断且传承至今的。这一独特现象背后的深层缘由,在刘庆柱所著的《中华文明:何以五千年不断裂》中得到了深入剖析,引导读者踏上探寻华夏文明,生生不息奥秘的知识之旅。
刘庆柱先生在考古学界久负盛名,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北大考古系,之后也一直从事历史研究。历史方面的研究成果挺多,其著作如《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等,皆是考古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中华文明:何以五千年不断裂》中,刘庆柱先生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与丰富的考古实践经验,从独特视角为我们解读了华夏文明传承不断裂的密码。
从“中、华”概念根源来看,这是华夏文明延续的文化基石。“中”所蕴含的天下之中观念,在华夏大地有着深远的地理与文化映射。例如,古代洛阳作为多朝都城,长期被视为天下之中。
从二里头遗址到汉魏洛阳城,其城市的规划布局与发展,皆围绕着“中”的理念构建。政治上,它是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域,四方诸侯朝贡汇聚于此;文化上,这里汇聚了天下文人雅士,儒家经典在此传承发展,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向心力。
“华”代表着文化的繁荣昌盛与民族的融合统一。华夏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吸纳周边民族,无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还是辽金元清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的文化交流互鉴,各民族在文化上逐渐认同“华”的概念,共同传承华夏文化的精髓,如服饰、礼仪等文化元素在民族融合中不断丰富传承,使得华夏文明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愈发坚韧。
文明的定义与形成机制是华夏文明延续的内在动力。华夏文明以农业文明为根基,从新石器时代的粟作、稻作农业起源开始,稳定的农业生产保障了人口繁衍与社会发展。像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稻谷遗存,证明了早期农业的发达。这种稳定的农业经济为文字、礼仪制度等文明要素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坚实土壤。
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到篆隶楷行草的演变,一脉相承记录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天文历法等各方面知识,成为文明传承的关键纽带。礼仪制度从周公制礼作乐到后世历代王朝的礼法规矩,规范着社会秩序与人们的行为准则,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宫廷礼仪到民间婚丧嫁娶之礼,让文明在传承中有了规范和秩序保障,不断强化着人们对华夏文明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王朝都城与陵墓文化是华夏文明延续的历史见证。都城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建筑规制、功能布局等承载着时代的文明特征。从秦咸阳城的大气磅礴到唐长安城的规整宏伟,都城的营造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艺、城市规划理念以及统治阶层的政治理想。宫殿建筑中的斗拱飞檐、宫廷园林的山水布局,都是文化艺术的集中展现。
陵墓文化则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的信仰与价值追求。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工艺,彰显着秦朝的国力与军事文化;而历代帝王陵墓中的陪葬品、壁画等,反映出当时的科技水平、艺术风格以及宗教信仰。这些都城与陵墓历经千年风雨,静静诉说着华夏文明的辉煌过往,成为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让后人在岁月长河中能够触摸到祖先的智慧与文明脉络,从而将华夏文明代代相传。
我现在依然很喜欢战狼里面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是身为中华儿女的底气,是骄傲,亦是守护自己家园的勇气。
华夏文明的延续绝非偶然,它是文化、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这让每一个中华儿女深刻认识到自身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也赋予我们传承和弘扬华夏文明的历史使命。
在全球化浪潮的当下,坚守华夏文明之根,汲取传统文明养分,将其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融合,让华夏文明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我们走向民族复兴征程中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源泉,激励着我们在历史的接力赛中,稳稳接过先辈传递的文明火炬,向着未来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