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深深的爱与哀痛

(图片来自朋友的手机拍照)


我在家乡教书,这里的交通便利,环境尚可,仅仅维持衣食不成问题。

可是我的内心是失望的。

真正的失望是教育,是孩子的未来,是愚昧而又不知努力的大人,是一代又一代难以改变一直延续的贫穷。

没钱只是表面,思想的匮乏,观念的落后,行动上的固守陈规才是真正的贫穷。

这种穷让人看到现实的失落。

听来太多故事。

不仅仅是孩子,家长更是无法免责。这里大部分的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管教,没有正确引导,随着爷爷奶奶长大,父母一年回来两次,每个月寄300-500生活费,溺爱严重。

有个老师告诉我,他实在觉得孩子难管教,骂了他,结果他指着老师就说,他在家爸妈都不敢这么说话,他算老几。

每个家长都告诉老师,你帮我管孩子,你就是他们的父母。

我讨厌这样的家长,可我又理解。家里的收入靠什么?所以他们纷纷南下打工,广东去的最多。

很多个街角,工厂流水线上,人潮涌动的餐厅里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维持着这个城市最底层的劳动力运作。

赚着微薄的薪水把希望寄托到自己的下一代,希望自己没读的书孩子去读,自己没走的路孩子要去走,没看过的世界孩子以后一定有未来。

我讨厌这样完全尽不到责任的家长。也讨厌他们把一切放在孩子身上,我也理解他们的不容易,感慨人世的辛酸、痛楚,我理解这个世界生存的压力。

再说老师,做了老师之后,我才知道老师有多累。

身体累,嗓子累,更多的是心累。

学生不听课,你怎么办?

学生说话睡觉不乖,你能怎么办?

上课你一转头教室闹哄哄,你又能怎么办?

骂?没用。麻木了。

打?不行。没有这个资格。

说好话?别指望他们能自己领悟。

发脾气?那只是因为怕你,不是真的知道要读书了。

一位老师最后告诉我,每一年他们考上高中的学生100多个,基本来自特优班,剩下的200个上职校。

再剩下的学生,他们就去社会打工了,像他们父辈那样,干着各种脏活累活,娶妻生子,重复贫穷。

害怕吗。这样赤裸的现实。

那天一个学生告诉我,班里有个姑娘辍学了,因为结婚了,她今年才16岁。

理想是什么?追求是什么?

除了赚点生活费,可能都没了。

这里的一切让人看不到希望。

落后,贫穷,超生,愚昧,匮乏。

在这里,我真的能承受这一切环境的摧残吗?

如果这个地方只是穷,可人们努力生活,热情工作,我会觉得励志。

如果这个地方只是落后,可人们思想有想法,有追求,我会觉得只是没有条件。

可是……可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