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是解决写作思路不清晰问题的有效方法,适用于任何需要构建清晰逻辑的文章。总之,金字塔原理除了能够帮助人们以书面形式组织和表达思想外,具体方面还可用于界定问题、分析问题,从更广泛的当面说,金字塔原理可以用来指导组织和管理整个写作过程。
《金字塔原理》分由表达的逻辑,思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演示的逻辑四个方面来论述。在实际运用中,如果可以按照本书介绍的方法强迫自己“先想后写”,那么你的写作能力肯定能够得到惊人的改善:最终将缩短完成最终一稿通常所需的时间,提高文章的条理性,缩短文章的长度,使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写出简明扼要思路清晰的文章。
一 表达的逻辑:在工作中,很多人被告知,如果希望事业发展的更快,就必须提高沟通和表达的能力,包括口头沟通能力(培训讲课能力、演讲能力和书面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
对受众(包括读者、听众、观众、学员)来说,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是想提供支持的思想。
人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只有用某种方式将思想表达出来(说出来或写出来)我们才能准确的把握自己的思想。人类弄清自己的思想所需要用的结构也是金字塔结构。强制用金字塔结构后会发现,准确的把握自己的思想有助于自己写出条理清晰,意义明确的文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受众一般不喜欢听别人长篇大论,也不喜欢看满篇的文章来汲取他人的观点。如果运用金字塔原理,那就通俗易懂。这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1.大脑自动将信息归纳到金字塔结构的各组中,以便于理解和记忆。2.应该有意的将沟通内容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说话,培训,演讲,报告,述职,写文章,总结,申请,方案,计划等。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大脑会将其认为具有共性的任何事物组织在一起,所以我们要主动把思想归类分组,组建金字塔。找出逻辑关系,列出具体项目,自上而下的表达思想。要让结论先行,先总结后具体的表达。
其次,我们还要自下而上的思想来进行总结概括。金字塔中的思想以3种方式 互相关联——向上,向下,横向。纵向:文章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向下:每组中思想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组织思想基本上只可能有四种逻辑顺序: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时间顺序(第一、第二、第三)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金字塔的内部结构(纵向关系,横向关系,序言的结构)
纵向关系。纵向联系能够很好的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促使读者对你的思路产生极大的兴趣。表达思想的主要目的就是向受众传递新的信息,必会出现疑问,为什么,怎么才能这样,为什么你这样说。所以在表述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回答问题,再提出新的问题,再下一层解答疑问。
横向关系。在组织思想时,归纳和演绎是仅有的两种可能的逻辑关系。
序言的结构。问题的起源和发展必然以叙述的形式出现,因此也应按照典型的叙述模式发展。——背景、冲突、疑问、回答——能够使你确保在引导读者了解你的思维过程之前,你和读者是“站在同一位置上”。
如何构建金字塔(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初学者注意事项)
自上而下法构建金字塔的步骤:1.提出主题思想2.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3.写序言:背景_冲突_疑问_回答。4.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5.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具体:
1.首先画一个方框,并问自己:“我将讨论什么主题?”
2.我将回答读者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关于该主题的哪些疑问?
3.我的答案是什么?(可行)
4.然后与序言相对照,检查该疑问和该答案是否仍然相对应。将要讨论的主题与背景相结合,做出一个不会引起争议的表述。
5.现在假定读者说:是的,我知道这回事,有什么问题吗?你就可以直接指出冲突。
6.作出该建议后确实可行这样的表述后,将沿着金字塔结构继续向下思考。以确定读者在看到这样的表述后会产生哪些新的疑问。(为什么这么说?)
7.针对这些为什么出现的回答必须是原因。
该建议将提供给我们所需的信息。
该建议将增加我们的现金流。
该建议将减少我们的工作量。
8.在确定了以上要点都是正确且符合逻辑后下一步沿着金字塔结构继续向下思考。提供能够支持以上观点的思想。
自下而上法。1.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的要点。2.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3.得出结论。
初学者注意事项1.一定先搭结构,先尝试自上而下的方法。一旦着手将思想变成文字,它就似乎戴上了最美丽的光环,令你感觉字字珠玑。2.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3.先多花时间思考序言,不要省略4.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中5.序言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6.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宜选择归纳推理法而非演绎论证法。
序言的具体写法。文章的序言(前言、引言、导言)概述读者已知的信息,写文章是序言,演讲就是开场白。
序言必须用讲故事的形式。这样才能吸引别人去读,专注于你的话题。
何时引入背景?应该先谈与文章主题有关,且是读者认同的内容。什么是冲突?冲突就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因素。并且引发读者的疑问。
二 思想的逻辑为什么要用这种顺序?
必须采用“背景_冲突_疑问_解决方案”的结构。基本结构:背景=业务多元化 研究服务在过去5年中增长了40% 冲突=无法证明我们的工作对客户有明显益处。 疑问=如何确保多元化研究确实对客户有明显的益处? 回答=实施公司发展项目,以研究该问题。 标准式:背景——冲突——答案 开门见山:答案——背景——冲突等等
什么是关键句要点 如:背景 项目组的方法原则 项目工作内容 如何组织计划 具体收益和效果 成功的前提条件。 序言应当写多长?一般要写2-3段。 关键句要点是否需要用引言,是需要的。想着出好的序言,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读者而不是告诉读者某些信息。2.序言必须包含故事的3个要素,即背景冲突和答案。3.序言的长度取决于读者和主题的需要。序言的常见模式。写文章的目的通常是回答以下的4类问题之一1.我们应该做什么?2.我们应该如何做?3.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4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两者的区别是位于演绎推理过程上一层次思想是对演绎过程的概括,重点是在演绎推理过程的最后一步,由此得出的结论。归纳推理是将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并概括其共同性。 演绎推理的步骤:1.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2.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3.解决问题的方案。
归纳推理:正确定义该组思想,准确识别并剔除该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的思想。
思考的逻辑
应用逻辑顺序 例如分组1.解决问题的3个步骤2.某公司成功的3个关键因素3.某公司存在的三个问题。要确定前因后果关系,将整体分割为部门,或将部分组成整体。3.将类似的事物按重要性归为一组。
时间顺序:根据结果寻找原因,揭示隐含的逻辑思路。要从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依次表述达到某一结果必须采取的行动。结构顺序:可以想象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或照片想象某事务时的顺序。
创建逻辑结构。要符合下列要求。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没有重复,有排他性。所有部分完全没有遗漏。
用结构顺序概念检查思路。结构顺序就是当你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照片想象某事务时的顺序,如组织结构图,关键成功要素示意图。
重要性顺序:明确指明每组中的项目(思想,观点,问题等)具有共同特性,确保将所有具有该特性的项目(思想观点问题等)列入该组。在每组中,根据各个问题具有该特性的程度高低排序,最具有该特性的问题排在第一位,即先强后弱,先重要后次要。识别调整不适当的分组。
概括各组思想。确保思想属于同一组,应抽象,提炼,概括思想精华。 总结句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或目标。
总结句要使用明确的词汇或语句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在将各行动联系起来前,先用明确的语句描述各行动步骤流程等。找出明显的因果关系,将每组中的行动步骤控制在5个以下。直接从这些行动步骤流程总结概括行动的结果目标。 区分行动步骤的层次
找出各结论之间的共性。
找出结构之间的共性 例如 新的计划与控制体系具有4个特点:
1.计划周期及附带控制体系应以年度为基础。
2.计划应通过综合系统制定。
3.计划应自上而下地编制。
4.计划体系将区分现行做法与计划进行的改革。
寻找更密切的关系
有关信息
1.应当更新
2.现在需要(有关信息)
3.应当收集(有关信息)
4.不够充分
5.需要(有关信息)
完成提炼总结概括的完整思考过程
三:解决问题的逻辑
界定问题法称为连续分析法,是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技巧。
1. 是否有/是否可能有问题(或机会)?
2. 问题在哪里?
3. 为什么存在(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4. 我们能做什么?
5. 我们应该做什么?
界定问题的框架
展开问题的各要素:切入点,困扰,现状,目标
切入点
困扰 外部原因,内部原因,近期认识到的其他原因。 困扰带来的有可能的现状:
对公司结构或流程产生负面影响。
扰乱某一特定方面的工作。
引发(或应该会引发)对业务、产品、流程的重新考虑。
挑战(或应该会挑战)有关客户、市场、竞争、核心竞争力、流程或技术的基本假设。
目标,想要实现的结果:
实现全年增长目标。
将产品上市时间缩短1/3。
让超市收取的试销费用合理。
调整系统以保证正常运行。
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满足预测的需求。
发掘读者的提问。
开始写序言:
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是否应该做我们想做的事?
我们应该如何做我们想做的事?
解决方案行不通,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应该选择哪种方案?
我们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我们存在问题吗?
结构化分析问题
流程是,收集信息_描述发现_得出结论_提出方案。从信息资料入手:提出各种假设。设计一项或几项重要的实验,根据产生的结果排除一个或多个假设。通过实验得出明确结论。相应的采取补救措施。设计诊断框架:
呈现有形的结构
寻找因果关系
1.财务关系
2.任务结构
3.活动结构
将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进行分类
客户面临的问题
增长预测,部门管理目标, 商业信息和管理需求,现有系统和流程,效率低的领域,生产率低的原因, 控制差的原因,确保库存准确的措施,账簿-库存不相符的记录,现有资源,如何利用。
分析的方法
建立逻辑树 步骤如下:
1.是否有问题?2.问题在哪里?
3.为什么存在?4.我们能做什么?5.我们应该做什么?
寻找解决方案
寻找各组思想的缺陷
是非问题分析
1.从客户的问题入手(即我们在欧洲的战略是什么)。
2.提出主要论点和次要论点(即必须回答是或否的问题)。
3.提出假设(即对是非问题的可能答案)。
4.确定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的资料。
5.分派任务等。
6.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7.检查结论和建议的有效性。
四:演示的逻辑
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写文章时,多级标题法,下划线法,数字编号法,行首缩进法,项目符号法。
突出显示文章的框架结构,突出早点,吸引眼球。
多级标题法,1.每一层级的标题不可能只有一个2.相同的思想(观点,论点,建议)应使用相同的句型3.标题用词应提炼思想精髓4.标题与正文应分开考虑5.每组标题应提前集中介绍
上下文之间应该有过渡: 讲故事,标杆对比,行为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承上启下,总结各部分内容。得出完整结论。说明下一步的行动。
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
设计ppt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最基本的法则:
文字幻灯片应只包含最重要的、经过适当分组和总结的思想(观点、论据、建议等),叙述时应尽量简洁;
演示文稿应图文并茂,使用各种图表(图、表或示意图)相配合;
演示文稿应呈现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故事梗概和剧本。
演示文稿包括两类幻灯片——文字和图表,其中图表占90%.文字占10%
1.说明演示文稿的框架结构(文字幻灯片)。
2. 强调重要的思想、观点、结论、论点、建议或要采取的措施等(文字幻灯片)。
3.阐明单用文字难以说清楚的数据、关系(图表)。
要清楚你要演示的内容,牢记以下指导性原则:1.每次只演示和说明一个论点
2.论点应使用完整的陈述句,而不是标题性语言。
3.文字应尽量简短
4.使用简单的词汇和数字
5.字号应该足够大
6.注意幻灯片的趣味性
7.用逐级展开形式,提高趣味性。
提高设备效率的途径有3个:设计图表ppt幻灯片
哪些组成部分?
数量如何比较?
-与总数比较?
-相互之间比较?
-随时间变化?
有何变化/如何变化?
各项如何分布?
各项之间的相关性?
故事梗概
1.序言尽量写的详细,把每个想说的词汇按希望的顺序写下来,不仅可以保证没有遗漏,而且可以检查下是否为受众所喜欢的。
2.用写故事梗概的形式,每张幻灯片写作的顺序从上往下依次是序言各要素,关键句要点和关键句下一层次的论点。3.初步决定你准备采用的呈现方法。4.准备好每张幻灯片的讲稿,确保整个演讲像讲故事一样流畅。5.完成幻灯片的设计和绘图。6.排练,排练,在排练。
在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做到条理清晰需要两个步骤,首先决定要说明的某个思想或者论点,然后用文字呈现。构建金字塔结构然后再检查论点。1.画脑图2.把图像复制成文字。
五:最后要点汇总
1.为什么要用金字塔及四个准则
第2章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1.金字塔结构的各个层级上包括各种思想;思想使受众(包括读者、听众、观众或学员)产生疑问。
2.在纵向方向上,各分支、各层级上的思想,与读者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3.在横向方向上,各种思想以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方式回答读者的疑问,但两种方式不可同时使用。
4.序言的讲故事形式是为了提醒读者,文章将回答的读者最初的疑问。
5.序言包括背景、冲突、读者的疑问和作者的回答。冲突因背景而产生,背景和冲突都是读者已知的事实。
6.冲突导致读者提出疑问,而文章将回答读者的疑问。
第3章 如何构建金字塔
1. 自上而下法
-确定作者想论述的主题
-设想读第2章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1.金字塔结构的各个层级上包括各种思想;思想使受众(包括读者、听众、观众或学员)产生疑问。
2.在纵向方向上,各分支、各层级上的思想,与读者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3.在横向方向上,各种思想以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方式回答读者的疑问,但两种方式不可同时使用。
4.序言的讲故事形式是为了提醒读者,文章将回答的读者最初的疑问。
5.序言包括背景、冲突、读者的疑问和作者的回答。冲突因背景而产生,背景和冲突都是读者已知的事实。
6.冲突导致读者提出疑问,而文章将回答读者的疑问。
第3章 如何构建金字塔
1. 自上而下法
-确定作者想论述的主题
-设想读者的疑问
-给出答案者的疑问
-给出答案
证实答案
-填写关键句要点
2. 自下而上法
-列出所有作者想表达的要点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关系
-得出结论
-倒推出序言
第4章 序言的具体写法
1.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读者已知的信息,而不是提供新信息。
2.序言通常包括背景、冲突、读者的疑问和作者的答案。
3.序言的长短,取决于读者的需要和主题的要求。
4.为每个关键句要点写一段引言。
第5章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1.演绎推理是一种论证,其中第二个论点对第一个论点加以评论,第三个论点说明前两个论点同时存在时的含义。
2.对演绎推理的概括,就是把最后一个论点作为主体,概括整个推理过程。
3.归纳推理是把具有相似性的思想归类分组,根据各要点具有的共同性得出结论。
第6章 应用逻辑顺序
1. 应用逻辑顺序可以确保你不会:
-把新闻条目当做思想列入
-遗漏某一组中重要的思想
2.任一组思想的逻辑顺序都呈现了该组思想的分组基础。
-时间顺序:通过设想某一流程,得出的思想。
-结构顺序:通过评论某一结构,得出的思想。
-程度顺序:通过按程度或重要性不同分组,得出的思想。
3.如果你在某一组思想中找不到以上顺序,说明这些思想之间不存在逻辑关系,或者你的思考还不周全。
4.为了检查一组思想的逻辑顺序,你可以:
-先把每一个句子改写成能说明其实质的短句(即只保留主语、谓语、宾语,删除定语、状语和补语,只保留动词、名词,删除形容词、副词)。
-再把相匹配或具有共同点的句子合并同类项,组织在一起。
[插图]
-最后选择使用适当的顺序。
5.如果思想属于行动性思想(即说明行动、活动、行为、动作、步骤、流程等)
-明确说明每一行动产生的最终结果(效果、目标)。
-把能产生同样最终结果的行动(行为、步骤等)归类分组。
-确定该组思想的分组基础(类别),并依此排序。
-检查是否遗漏了任何步骤。
6.如果思想属于描述性思想(即介绍观点、情况、信息等)
-把说明类似事务,或具有共同点的思想归类分组。
-确定该组思想的分组基础(找出相似之处、共同点)。
-把所有思想转换成完整的句子,并决定其顺序。
-检查是否遗漏了任何步骤。
第7章 概括各组思想
1.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比如“存在3个问题……”等)。
2.分组应遵守“相互独立不重叠,完全穷尽无遗漏”(MECE)原则。
3.行动总是按时间顺序进行,通过说明行动产生的直接结果,概括行动性思想。
4.把描述性思想归类分组,是因为该组思想具有共同特性,它们都:
-针对同一类主语
-针对同一类谓语(动作或对象)
-包含同一类判断
5.将行动性思想分组时,要求:
-发掘每一个行动的本质
-区分不同的抽象层次(比如,采取一项行动,是必须在另一行动开始之前,还是为了完成另一行动?)
-明确说明行动产生的最终结果
-直接由行动概括出结果
6.将描述性思想分组时,要求:
-找出句中结构的共同点
-确定包括这些思想的最小范畴
-说明共同点隐含的意义
第8章 界定问题
1.展开“问题”的各要素
-切入点/序幕(产生问题的具体领域、方面)
-困扰/困惑(它的发生打乱了该领域的稳定)
-现状R1(你不喜欢该方面正在产生的结果)
-目标R2(你希望在该方面得到的结果)
-答案(到目前为止,针对问题已经采取的措施,如果采取了的话)。
疑问(为了解决问题,必须做什么)
2.把界定的问题转换成序言
-从左往右再往下
-读者最后知道的事实就是冲突
第9章 结构化分析问题
1.使用诊断框架,呈现存在问题领域的详细结构,展示一个系统内的各个单位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查找具有因果关系的活动
-将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进行分类
2.收集资料,以证明或排除结构中导致问题产生的部分
3.使用逻辑树
-产生和检验解决方案
-揭示思想一览表的内在关系
第10章 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
用多级标题、行首缩进、下划线和数字编号的方法,突出显示文章的整体结构
1.表现金字塔结构中主要组合之间的过渡
2.表现金字塔结构中主要思想组之间的过渡。
第11章 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
1.制作文字幻灯片,应尽量简明扼要。
2.制作图表幻灯片,使传达的信息更简单易懂;在幻灯片的上部说明要传达的信息。
3.使用故事梗概,简要说明整体结构。
4.排练,排练,再排练!
第12章 在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
1.画脑图(在大脑中画图像,或画思维导图)
2.把图像复制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