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
12岁的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的问。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遭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的问道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阿!”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租界地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从上面这段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少年时期周恩来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现状的分析,并且从小立志要振兴中华。
是的现在的每一个中国人也不是以前的中国人了,从1949年10月1日开始,我们就真正的站起来了。现在每一个人都应该会自豪的说,我是一名中国人。
最近读到了一本书,叫做解放军为什么能赢,解放军为什么可以赢,解放军赢得了人民,因为自古得民心着得天下嘛!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解放军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等……原因,所以我们赢了。
但是解放军为什么能赢,背后的逻辑是需要我们仔细,详细的品读和研究的。如果解放军能赢,那么做为企业,做为个人,如果也能够领悟到核心的力量,那么同样的也可以赢。
追溯历史,我们都知道红军是一直革命的反帝国主义的第一支红色武装,正是由于毛泽东提出的那句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经典语录,自1921年建党以后,在共产党被反革命的国名党残忍的血腥镇压以后,才有了暴力推翻帝国主义的第一支武装力量。随着国民党5次反围剿的过程中,在红军经历了血的教训后。终于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看过毛泽东选集的应该明白,毛泽东在写给党的农村报告调查中,就明确写出了,要搞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而这一经典的调查报告也指出来我们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和反对本本主义搞实际调查的指导思想。参考毛泽东选集矛盾论。)
随后在战略方面指导出,由于红军武器弹药不足,所以要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要在运动中歼灭敌人。要打运动战,游击战,歼灭战。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略思想。
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和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要求部队官兵对待人民群众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夫,不打人,不骂人。同年10月,在江西省遂川县荆竹山动员部队向井冈山进发时,规定了三项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这便是我们现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原型。
在对日战争中,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是毛泽东同志抗日战争时期形成和提出的重要思想,它对于争取和加强国际对华援助、维系与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障并加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能够敏锐得认识到日本与国外各国的矛盾,和日本自身的矛盾。并且可以一针见血的找到主要矛盾。进行反击。
随着对日战争的胜利,则是对国民党的胜利。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无论战争规模还是取得的战果,在中国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十分罕见。这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而国内战争的胜利,也是因为国民党从上到下的腐败,从经济上,从政治上,从国际上,从国民党自身内部等主要形成矛盾。导致失败。
随后而来的抗美援朝,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以及对越的自反击战。我军依然都是能够以战无不胜的姿态屹立于世界面前。不单单是我军的战斗意志和军事素养。而是我军从上到下都能够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的思想是分不开的。之所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所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那么现在我们可以好好思考了。我们如何能够胜利呢!
个人认为,一个人的胜利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指导理论。我国革命的胜利正是由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为指导,同样的指导原则不单单是用于国家,更能用于公司,用于个人。
假设我党是一个公司,拥有党员人数9000多万。并且是一家已经成立了百年的公司。屹立不倒,越来越辉煌。做为党员的个人也是算做个体,从个人角度来说进入一家百年大公司算不算的上不失为一种胜利呢!
所以真正的胜利,是能找到属于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一个有担当的国家,有担当的企业,有担当的个人。
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有了目标以后,便会向前进前进。如果一个目标不正确,你是否还会前进呢!理论结合实践,而实践的过程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需要理论的支撑。
辩证唯物论和机械唯物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机械式的指令操作,而辩证的思考就在于能够认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正如毛选中指出达尔文的进化论,社会就是丛林法则,适者生存。那么人和动物还有区别吗?人为什么会是人,而动物为什么只能是动物。其实如果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想。便会明白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所以一穷二白并不可怕,因为红军当时也是一穷二白。而不同的事当时红军拿起了枪。而我们做为新中国,新青年,我们同样的可以拿起笔来。把自己的理解,见解,经验。和对社会更好的认知传播下去。帮助更多的人,同样的也正是帮助你自己。
而我则相信,周总理为了“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而我也能为我自己而读书。中华民族为社会做贡献而读书。
致敬为新中国牺牲的革命先烈,请你们放心,新中国的青年也必将继承你们的遗志。为中华民族的崛起继续奉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名字——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