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新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原创)

前一段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大火,引起了全民大讨论,这部剧名来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女词人年轻时写下的名篇,彼时她正值新婚燕尔,正处于“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幸福时光。几句小令生动活泼地描述了她的生活场景。词中不用直白的“多”和“少”,却用“肥”和“瘦”来比兴,巧妙的增加了意趣。

她生在全民作诗的宋朝,宋朝是诗词文化艺术空前发展的时代,文化氛围浓郁,浓郁到什么程度?打个比方,一片青瓦掉下来砸倒十个人,十个人里得有八个出口成章的诗人,还有两个可能是书童。一首词流传出来常常受万人追捧,传唱于茶楼酒肆。

她的父亲李格非是宋神宗熙宁年间进士,是大文豪苏轼的学生,母亲王氏也是出身名门,李清照身为书香世家出来的学霸型女词人,更是受人仰慕,敬仰之情如涛涛江水蜿蜒低回、奔流不息、绵延不绝啊!但这李清照是个非典型性学霸。并不是只会死读书,读死书,她才情兼备,更具有少女的俏皮。

这阕《如梦令》便是佐证。话说昨晚上开Party太嗨了,鸡尾酒喝多了上头。当时没觉得什么,只见“碧筒杯”内色彩斑斓,宛若霞蔚云兴,珍馐美馔,斗酒如珠,华宴楚楚,吟诗作画,赏心乐事,反正丈夫赵明诚也在身畔,不由得多贪了几杯,以至于枕着丈夫的手臂酣睡了一宿,这头还有些晕晕沉沉,但还依稀记得昨夜的雨下得虽稀疏,风却狂,吹得窗纱哗哗作响。

只见年轻的女词人轻抚额头,娇弱无力地斜卧榻边,枕边人却不知去向,轻唤:“darling! darling!”抬起宿醉未消的如丝媚眼,却见那人在窗边轻卷珠帘,便半带戏谑地说道:“哎!那位卷帘子的公子,景色如何呀?”这里是一语双关,也是问经过昨晚醉酒,我的青春容颜可有些许折损?那人自是闻弦歌而知雅意,手上倒也不停,只是敛着笑眼,道:“还好还好,海棠依旧。”

“什么呀!”她半是懊恼半是娇嗔道:“你知道吗?知道吗?经过昨夜劲风,院子里的海棠定然是绿叶依旧繁茂,而红花凋零了呢!快把我的菱花镜递过来,我照照是否和海棠花一样了?”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真是前面有多甜,后面就有多虐!随着靖康之变的爆发,李清照和夫君赵明诚不得不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后半生。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途中不幸病逝,李清照孤苦一人,犹如孤雁难飞,悲鸣不已!后期的作品风格大变,将寂寞空虚冷写到了极致,惨绿愁红,不忍卒读。

如我们熟悉的《声声慢》这般悲凉啼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悽悽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者说:词中的“卷帘人”另一说法是指侍女在卷帘,说法不一,有待考证。在此只是戏说古诗词,有不妥之处万望一笑付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红藕香残玉簟秋——千古词宗李清照(上) ---公孙尚 仲夏,初秋,残花轻上,浓墨满园。读着宋时的词字,学着他们落笔...
    公孙尚阅读 2,968评论 1 40
  • 酱香型白酒未来发展如何? 自从1979年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提出香型的概念以来,把中国白酒分为12大香型白酒:浓香...
    晓夜子谈阅读 182评论 0 0
  • 长安十二时辰:大唐到底是什么样子? 昨夜做了一个长长的梦, 这个梦的名字叫长安。 开元天宝年,上元灯节, 十二个时...
    文学少女小毓阅读 338评论 0 0
  • 桐城深闺有佳人 人道倾城落繁华 不堪寻觅千百回 一朝同在屋檐下 十载相恋两相知 百年青丝变华发 数语难言此中意 可...
    带小狗看夕阳阅读 168评论 0 1
  • 幕布梳理 心得 1. 关于悬挂模式。文中对悬挂模式的叙述让我想起计算机多任务执行的原理。虽然这个原理是从李笑来老师...
    大清快跑阅读 2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