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产生一种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他们不愿意听取父母、教师以及其他人的意见,在生活中,从穿衣戴帽到对人对事的看法,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这些都是反抗性的心里表现。实际上,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他们还需要成人的帮助。尤其是在遭受挫折的时候,青少年在内心中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只是依赖的方式较之过去有所变化。童年时期,对父母的依赖更多的是在情感和生活上;青少年期对父母的依赖则表现为希望从父母处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这是依赖心里的反应。这种反抗性与依赖性的心理是一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 ,渐渐地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心里生活丰富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却少了;加之对父母和外界的不信任和不满意,又增加了这种闭锁性心里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 希望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 特别渴望与同龄人、异性、父母平等交往。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在呈现闭锁性的同时,又表现出明显的开放性。
由于一切尚在发展和变化之中,自己和周围的变化经常超出自己的想象。青少年尚不能确切地评价和认识自己,而且情绪敏感、易走极端,一点点的偶然成功就可以让他们沾沾自喜,进而呈现出高傲的一面;几次偶然的失利,也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无能透顶,同时又呈现出自卑的一面。与此同时,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成熟,成人的意识越发明显。他们从兴趣爱好到人际交往方式,再到对问题的看法,都期望以一种青年学生的姿态出现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一种向往青春的心理。
针对中学生心里矛盾我们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加以解决,使他们能够健康、愉快地成长。首先要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孩子有安全感。
其次,家长要积极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不要用学习成绩作为判断孩子的唯一标准。不要一开口就问学习成绩、考试排名,这会引起孩子的焦虑和烦躁,可以从生活的其他方面和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交流要讲究语言艺术,以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惑,要及时帮他们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当孩子和家长有矛盾时,老师要充当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同时,家长要与学校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孩子发生问题,家长既不要放松,也别大惊小怪,更不要难为情,要积极配合,相互沟通,使问题得到解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中学生的良师益友。处于心里封闭的青少年,能将自己的隐私向家长和教师倾诉,这是对大人们的信任。师长们要充分利用好孩子这种信任。师长们要充分利用好孩子这种信任,与孩子相互交流;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他们讲述自己的得失,使他们正确认识逆境和顺境,成功和失败。让青少年真正感受到家长和老师是真正为自己的未来着想,从心理上,心甘情愿地将老师和家长看作他们的良师益友,赢得青少年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