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喜爱外交的小白,看到《失序时代》还是很激动。之前看到《世界秩序》,深深的为之震撼,再来卡这本《失序时代》更是受益匪浅。在读这本书之前,也读过一些大国关系和外交之类的书,但是这本书让我透彻的理解了一些东西,那些在外交事件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渐渐明朗起来。
作者从一战之前的秩序说起,讲到一战秩序,一战到二战之间的秩序,继而二战,冷战,二战后秩序,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秩序的变迁;空间上则从整体和区域上对秩序进行了分析和透彻的讲解。让读者能够非常好的理解国家之间的相互辅助和制约关系。
主权约定的变迁
关于主权约定的也是有变迁的。开始的主权认可程度如同现在一样,要求国家之间互不干涉内政,而也正是这个共同认可的原则,使得其他国家在暴政政府残忍对待自己国民的时候无能为力,导致一些人类种族的灭绝。
二战之后,许多国家纷纷反抗独立,人民广泛认可了这种民族自决理念,即生活在殖民地的人们有权拥有自己的独立主权的国家。但如果民族自决应用到某个国家内的团体,就威胁到国家主权的概念和理想,因为主权既可以从外部也可以从内部受到攻击和破坏。就如同我国的西藏想要独立,他们自身认为这是一种民族自决理念,但却是对我国主权的破坏,这是不允许的。
在之后,出现了“保护的责任”,国际上通常称为R2P,声明:每个国家都有责任保护其人民免遭受种族灭绝、战争罪、族裔清洗和危害人类罪的伤害。同时,这个责任也使得“国际社会”有责任帮助人民免受这四种伤害,包括必要时的军事行动。这是一项好的理念,然而,这也给了部分国家参与他国内政的理由,即使这个理由不被认可。
不执行的条约
国际上的许多条约,并不是所有国家完全认可的,甚至有些条约也不过是个形式,只有目标而没有执行方案,各国是否要遵守合约更多的是考国家的自觉。也就是,有些合约的存在只是一个象征意义,执行的时候需要多个国家共同的认可,观点达到一致才可以。
国际法在政治利益最小的领域里发挥的影响最大,相应地,在利益最大的领域里,影响降至最小。
国际法存在的作用是促进国际体系的运作,但是当国际法的执行和国家利益冲突时,各个国家会更倾向于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遵守国际法。并且,为了达成协议的一直,能够进行合作,会存在一些模棱两可和混合信号的协议,这些协议看似和谐,却带来了争端和敌意的隐患。
衡量秩序的程度或质量的标准有三个:对世界运行规则和原则的定义有广泛的认同;制定、调整和应用这些规则和原则的程序被广泛接受;权利平衡。
众所周知,《核不扩散条约》确定只允许5个国家拥有核武器,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已经有10个国家拥有了核武器,各个大国面临着选择的困难:反对核扩散并兼顾其他利益。而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发展核武器也许能保证国家主权和政府主权,放弃核武器可能会被废黜。比如朝鲜因为核武器而存活,利比亚的穆阿迈尔.卡扎菲政府则被罢黜。核武器恩狗提供免受外国干预的保护,而没有核武器,会增加一个国家被攻击、政府被驱逐的可能。
这些一系列的事件都说明了,原则上的协议很少转变成实践中的协议;国际流程往往让步于各国政策。
亚太地区保持稳定的原因
亚太底气一直保持和平的状态,也就是相对的稳定,这种稳定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的国家致力于发展经济,以至于国家之间相互依赖,形成一种壁垒,共同抵御局势的冲突。再者,亚太地区的国家都历史悠久,有很强的国家和领土意识。最后,美国起了一定的作用。美国与多个国家结盟,维持了一定的稳定性。
未来全球秩序的中心应该还是国家主权,但是仅仅依赖国家主权的方法不足以维持秩序,国家主权义务不应该仅仅对国内负责,也应该对边界的稳定负起相关的责任。
本书最后着重讲了美国对于维持世界秩序稳定应该做哪些方面的事情,对此,北京大学估计战略研究院院长也提出做为大国的中国应该思考为维持世界稳定做些什么样的决定,这些行为或许与美国不同,但也不会相反。
本书作者作为美国外交顾问,个人认为作者有洗白美国野心的意图,但是不得不承认,看过这本书之后,在整体上对美国的诸多行为以及中国应对外交的诸多举措,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也许不足够明白国家做决策的根本原因,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国家的站位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