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母亲在客厅茶几上擀着面团,那是她刚从老家跟大舅妈学来的手艺——葱油饼。葱是下午新买的,晚餐简单:一锅稀稀的玉米碎粥,一碟清炒包菜。我炒完菜,倚在厨房门边看她烙饼。锅里飘出葱油和面皮的焦香,饼子在热油里滋滋作响,渐渐泛起金黄。
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的记忆,我总是觉得这样的场景很温馨。于是我问老妈:“妈,有没有觉得,像这样一家人做点喜欢吃的东西的时候,其实挺幸福的?”
母亲手里的擀面杖没停,摇了摇头:“没有。”
我很是惊讶,又问她:“那你一般什么时候会感觉到幸福呢?”
回答还是没有,老妈居然说,她从来都没有感觉到幸福的时候。
“怎么会呢?以前那么苦的日子你都过来了,怎么可能感受不到幸福呢?”我真的无法理解。
晚餐的时候,跟老爸也聊起这个话题,老爸说:“我啊,现在几乎时刻都觉得幸福,像现在这样粗菜淡饭的,最幸福。”
我也这么觉得,自从我放下对孩子过高的期待、不再为前夫哥的琐事焦虑,我越来越能从这样简单的生活里品尝出幸福感,一种宁静而安稳的幸福感。
能够从细微处感受到幸福,这也是一种能力吧,我想。而且还是人生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能力。
今天上午,老爸去找老乡聊天,回来一进门就对老妈说:“老杨走了。”
老妈说:“走去哪了?”
“走去天堂了。”老爸应道。
屋子里静了一下。
老妈呆呆的坐在沙发上,好一阵才低声说:“怎么会呢?这也太快了……”
老杨和爸妈是同行,二十多年前刚来广州他们就认识了,那时他还做着建筑包工头,后来才转了行。他比他们都年轻。去年听说查出肺癌,这才不到一年。
午饭时爸妈又在唏嘘这事,我说:“之前管公寓的那位阿姨,不也是吗?从发现生病到走,才几个月。估计她那时候都没有查出来真正的病因,所以没能对症下药,开的那些药都只是缓解疼痛的。”
他俩都不说话了,吃完饭,老妈主动提出让老爸带她一起去朋友处玩。而就在昨天的时候,她还在因为老爸出去和朋友打牌而生气。
生命的长短并是不能由自己决定的,人的一生太短了啊。可是不管人们怎么回避,死亡又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我有时候总会想,人生的终极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如果将来轮到我自己的那一天,要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下,我才会觉得人生圆满了,是可以放心的离开的时候了?我想象不出来,因为我还是想活很久很久,但是我觉得应该会比较渴望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圆满,儿孙满堂,不被疼痛折磨,得到家人的温柔相待,交待好一切,然后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离开。GAME OVER。
现阶段,就这么平静而简单的生活着吧,陪伴父母,孩子,让他们的生活能够更幸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