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好好思考》为起点,思考“认知升级”(12)

认知升级

我们不断通过阅读、课程、训练,核心的关键点就是在于对自我认知的提升。自我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只有经过不断的碰撞、反思、行动的循环提升,才能看得到真正的自我。而经由自我的不断思考,才能不断提升认知。

1、关于碰撞的思考

1)与他人的碰撞,用已有的内在系统,不断通过阅读、学习,了解我们不知道的边界,或者更新我们的认知,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知道自己合适什么,不合适什么。

2)已有的知识,通过与现实问题的碰撞,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才知道自己真正掌握的内容到底有多少。

3)通过与高手的碰撞,看到自己的不足,或者同一事实面前,不同的视角所得到的不同结论,进而引发触及内心的深层思考。

4)在碰撞过程中,可以看到自己的提升,巩固和完善自己的内在思维,也利于思考新的领域。

2、关于思考的思考

从2019年李善友教授讲述“思维模型”的概念,进而延展阅读包括查理芒格、混沌思维模型、张首晟教授等内容,对基本概念有所了解。也是在这个过程,提升了对“思考”的认知。

1)促进自身的思考,可以提升学习的本质

以往的阅读、课程,习惯原封不动的记录,在短期内可能有些印象,但因为对这块记录的思考不深,导致很多知识都未在思维中形成连接,进而特别容易忘记。

后来在边学习课程的过程中,放慢速度,遇到新的知识点,在脑中思考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个点?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在结合思维导图做结构性的输出,慢慢地发现自己也能很清晰地讲述一些知识结构给他人听。

在记录的过程中,融入自己是如何看待的这个启发点,用碎碎念的笔记促进自己的记忆。

2)思考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对于日常经验类的情况,按照原有的做法快速完成。
遇到新知识和新内容,学会问自己数个问题,促进思考的进程:
这个知识的本质是什么?解决的问题边界大概是如何的?
这个知识模块可以运用到哪个方面?自己是否会运用?
这个内容与我自身已有的哪块知识结构相关?
谁对这个内容更了解?

目前设定给自己的思考模块,希望通过这样的思考后,找到类似的伙伴讲给他们听,相互交流的方式产生碰撞。

3、行动力的补充
以学习为例,把书籍阅读的数量减少;把阅读的速度放慢;把课程的内容先筛选再学习。

不贪多,围绕当前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合理分配时间,留有空闲和应对特殊情况。

复盘,间隔一段时间回顾和复盘,思考发力点是否正确,吸收是否有遗漏,输入、内化、输出是否合理。

提升自己的输出,以文字、交流等为主要方式,强化和培养符合自己节奏的输出模式。

清单+行动记录的方式,向他人学习月度复盘和规划,写出来,照着做。

4、思考当下

我们很多时候都在以过去的经验,现在的状况,对未来产生过多的焦虑。担心自己学不快,挣不多,时间不够等,不断在焦虑的心态里与他人对比,或者在浅层的角度通过清单式打卡、早起式打卡、里程式运动等,仿佛坚持了多久就有多大的收获。

自己也曾这样不断焦虑,仿佛不断奔跑却忽略了奔跑的方向。学会让自己思考当下,思考包括“身体健康”、“个人发展”、“人际关系”、“财务状况”等,思考当下最该注意的模块,这个是需要平衡的。

思考当下所做事情的意义,用心做好手头的小事,积累信念,平衡工作与家庭,对生活的隐患最大限度做好预备,一步一个脚印,缓慢改变。

提升认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有耐心和恒心。

聚焦关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