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过最大的谎言:只要坚持你就能成功。

当你想做好一件事,很多人都告诉你坚持很重要…


但今天,我来带你带着批判性又带着试探性的问一句:除了苦苦地坚持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来让你成事呢?


先来带你拆解下“坚持”这两个字。


我是一直都不喜欢坚持这两个字的,有时候甚至对这两个字极度的厌恶。


因为只要这两个字出现,就代表痛苦出现了,我们那么不喜欢痛苦,但却对坚持有着变态的偏爱。


因为坚持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错觉,那就是,比如: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就一定会拿到好结果,就一定会变得特别优秀……


也就是这些错觉,让你一直痛苦着,消耗着你的意志力…


看到有很多人,他们看到别人每天早起,每天读书,健身,然后,他们也在坚持早起,坚持看书,坚持健身……


可他们却没有想过,为什么别人早起,看书,健身,却从来不说“坚持”呢?


为什么也没有人说“坚持”赚钱,“坚持”睡觉呢?


所以,你看,“坚持”一般出现的语境大概有两个:


第一个是你明明不想做一件事,但却又非做不可,所以,你要坚持;


第二个是,正在做的事做不下去了,或者事情做了一半出现了意外,你要达成目标,所以,你要坚持;


这就导致,“坚持”这两个字出现的时候,痛苦就出现了~


因为在你的意愿里,至少做这件事,让你觉得做的不开心了,不快乐了,所以,才需要动用意志力来坚持……


可意志力却恰恰是最不值得相信,最不靠谱的东西。


为什么这样说呢?


给你举个例子,有很多人他们下了班之后,就会食欲大开,会狂吃很多东西,也有很多人,健身完之后,会食欲大开,吃很多东西。


表面上看,都是因为身体疲累,所以导致需要更多的能量补充。


但其实背后是因为意志力。


意志力它虽然以精神面目表现出来,但它并不是无限的,是会被消耗的。


所以,意志力有三个特性:


1.可跨领域迁移


当你熬夜加班,身体体能耗尽时,也就没有太多的力气去健身锻炼了;

当你在工作中动用了太多的意志力,自控力,所以,你下班吃东西的时候,自控力就会下降,会导致你吃的更多。


2.可恢复


晚上好好睡一觉,第二天体能就能恢复如初一样

自控力和意志力,在当你放松的时候,也会恢复。


3.可锻炼增长


就像肌肉用进废退,当你每天冥想,合理安排休息,更多的自主性,主动锻炼自我控制力,那你的自控力和意志力也会相应的提高。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立下的flag,没多久就倒了,就是因为它并不是内在驱动,而是意志力驱动,当他的意志力在这件事上被消耗完的时候,他的flag自然而然就倒了。


因此,那些你看起来是在“坚持”着做一些事的人,他们做事,其实是一种“享受状态”一种“心流状态,而并非是苦哈哈的在拼命坚持。


所以,当你想要做成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先弱化“坚持”,去找自己的内驱力,让内驱力驱动着你去做事,这样你的状态才是最好的,你也会享受这件事,反过来被这件事所成就。


那问题来了,如何找到自己的内驱力呢?


1.从本质上认清这件事的重要性。


意识决定行动,如果你从本质上认清了一件事的重要性,即使没人逼你,你也会一直做下去。


比如说赚钱,虽然很多人想赚钱,但真正赚到钱的却不多,原因在于,想赚钱和认识到赚钱的重要性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比如说,我在大学的时候也很想赚钱,去发过传单,当过服务员,也做到客服,做过电话销售……


但我真正意识到赚钱的重要性却是在毕了业之后,去深圳的那一年,我需要真真正正自己养活自己的时候。


这两个认识和行动就有着天差地别。


2.让自己持续的从中获得收益。


我们都是人,驱动着我们做一件事最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自己的拼命付出可以看到真真切切的回报!


举个例子,你连续早起100天,发现自己皮肤变好了,做事更有效率了,并且还搭建了一个早起群,带领一群人早起打卡,每天能量特别足,还从群里转化了不少付费学员…


比如你持续读书一年,发现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了,之前不敢下笔,现在三四百字,五六百字,甚至千字以上都不是问题,你还通过写拆书稿做到了写作变现…


……


我们现在的第一诉求一定是通过自己的某些行为让自己获得成长,让自己的变现能力更强,从而提高生活水平,这是最根本的事情,如果在一件事上,无论是自我成长还是变现方面,都不理想,那是很难真正做下去的。


这就像,你在一个公司,各个方面都做的特别好,但工资不涨,也没有奖金,那你在这个公司肯定待不久!




3.不断的看到自己的进步。


之前看到过一句话说:人本质上没有突变,只有渐变。


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没有谁是一下子变好的,都是通过每天进步一点点,经过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所以看上去才像是一下子变好。


这就像是,我们小时候长个子一样,

一定不是在不停的长,但通常你自己意识不到,父母也意识不到,但前一年见面的亲戚,第二年过年再见你,就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诶,一年没见,今年又长了不少啊!


因为你每天都能看到自己,你父母也是,所以,就不容易感到一天里这种细微的变化,但你亲戚是直接看到的,却是你一年的变化,而不是一天的变化。


因此,这告诉我们什么,很多成长,要放进一个周期里去看。


比如,写作这件事,成长就是多纬度的


半年前,你只能写200字,但现在能写好500字,这就是进步。


半年前,你写出来就是流水账,但现在写出来有逻辑有观点有金句,这就是进步。


半年前,你写的东西很生硬,但现在学会了读者思维,写出来可读性更高,这就是进步。


……


所以,无论你做什么事,都要放进一个周期里去看,设置一个周期性反馈,看到自己在不断的进步,这就是支撑你可以一直做下去的动力。


4.任务驱动,而不是兴趣驱动。


小时候经常听到一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对于成年人来说,这句话就是致命的毒药。


成年人的学习,靠的一定不是兴趣,而是任务式学习。


什么叫任务式学习呢?

用真实的任务,项目,目标来牵引自己学习。


给你举个例子:


我有两个朋友都在考专升本,第一个,因为考下来之后可以面临一次在公司里的升职。


第二个,她是因为自己想要提升学历而去考。


所以,前者显然会比后者学的更好,更持久,因为考试成功对她想要的升职来说是“不得不做的事”。


所以,你也要学会为自己创造不得不做得场景。


就像我现在搭建的成长圈付费社群,虽然人不多,但我承诺了会分享半年,为了不让自己陷入“不知道分享什么”的困境,这就无形中会逼我自己进行更多的输入,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分享素材。


所以,这并不是我多牛逼,也不是我多自律,而是因为我承诺了,就必须做到,靠的是爱惜自己的羽毛,逼自己把这件事做好。


所以,你只有以“交付一个任务”“完成一个人生挑战”为目标去做事,既能促进你知识面获得的广度,也能提高你思考的深度,还能让你一直保持成就感。


5.接受长时间没有掌声和鲜花的局面。


记得猫叔说过:远离鲜花和掌声,但你要多送花和多鼓掌。


对这句话我的理解是,鲜花和掌声满足了我们的虚荣心,让我们沉溺在一种“我好厉害”的甜蜜氛围里,但这种甜蜜氛围却很容易吞噬掉我们的上进心,所以,远离鲜花和掌声。


多送鲜花和掌声,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只要是你存在的地方,就要给别人一个正反馈。


但这里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当你刚开始做一件事,从低手到高手,一定是会有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你可能无人问津,可能没有人给你喝彩,但是,你也要接受这样的局面。


如果一个人只能在别人的喝彩中前行,那么可能他最终也得不到什么人的喝彩。


外部激励很重要,但在向外求之前,你必须先学会向内求。


就像我刚开始练习瑜伽的第一年,体式做的啥也不是,但我得接受,在我还没有怎么样的时候,凭什么要求别人给我喝彩呢?


后来练了三年之后,后弯倒立,样样都行,视频一发出来,很多人点赞和评论。


所以,这里就想说明一个心态,一个是慢慢来的耐心,以及忍受长久的寂寞,另一个是学会自我激励,因为只有你自己才是陪伴自己最久的人!


以上就是所有的内容。


总结一下:


你想要持续的做好一件事,我们不从“坚持”这个词入手,这个词太过于鸡汤,太过于飘渺。


首先你要从本质上认清这件事的重要性,并且持续从中受益,不断的看到自己的进步,先自我激励,再外部借力,获得自我周期性的跨越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