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儿童恐惧情绪——别怕,别慌,别急

“你怎么又哭了?这次又是什么原因啊?”

“不是吧?你又尿裤子了?怎么就不知道提前吱一声?”

“你又不好好吃饭!光想着吃零食,想哭就哭吧……

这一幕幕,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一定不陌生吧?无论顺着还是逆着孩子的意志,我们都会卷进无休止的“官司”中。除此之外,她们还有一些奇怪的行为,让我们难以理解。

《儿童恐惧心理学 从涂鸦中读懂孩子的恐惧情绪》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它没有一本正经地说教,而是就恐惧情绪的产生,分类,以及作用,一步步缩小范围。蕞后,本书落脚在如何利用涂鸦和绘画,来解读孩子的恐惧情绪,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方案。

而这些方法,一定程度上,让身为妈妈 的 我,获益良多。






01 别怕,有恐惧情绪是正常的



首先,儿童拥有恐惧情绪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埃维•克罗蒂和阿尔贝托•马格尼两人一致认为:恐惧情绪可以视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比如,当听到突如其来的声音,孩子会不自然地瑟缩;当遇到不熟悉的陌生人时,孩子会下意识地回避;当闻到刺鼻的味道时,孩子会情不自禁咳嗽……这些都是恐惧情绪的行为信号。


其次,根据恐惧情绪的严重程度,可以划分为多个层次。而书中主要立足于正常的恐惧情绪,或者其他专 业性 不是那么明显的类型。


毕竟,术业有专攻,更高层次的,就得找专 业 的帮助了。正如我们不是厨师,却得会点做饭;不是医生,却也得懂点医药常识;不是机械师,却也会开车……


针对这些日常的、有关恐惧情绪的了解和学习,让我们这些父母,能够对孩子有更多的理解,以便与其友好和谐地交流。

02 别慌,恐惧情绪是间歇性的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个问题?


已经三周多的孩子了,明明已经好久不曾出现尿裤子、尿床了,可突然间又出现的情况?


这其实是孩子恐惧情绪间接性的表现。书中指出,在压制、指责、谩骂、专 制……环境下,孩子的恐惧情绪会无意识间,以这种反常的非语言信号形式出现,尤其是在家人信任,或者亲密的时刻。


而这种时刻,没有很明显的规律性可循。所以,它有较强的间歇性和突发性。


我记得她尿床那天下午,幼儿园老师布置了作业:一首古诗,一串成语接龙,还有两个汉字识记。需要家长拍下孩子做作业的视 频,并上传到微信群。


不一会儿,就有家长发了视 频!我看了人家孩子优异的表现,再瞅瞅自家孩子温温吞吞,心里挺不舒服。


尤其是一次次重复引导后,她仍然磕磕绊绊说不出来……,我的心就好像在油锅里煎炸,难受 ji 了。


终于,愤怒的情绪破圈了,完全倾泻在孩子身上,一点儿也没有顾及孩子还小,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


气是撒完了!理智回笼,我也意识到自己过分了,但这对事实而言,丝毫没有作用。


而夜里,孩子就尿床了……


如此看来,书里讲的现象还都能对得上!这对于宝爸宝妈来说,现实参考价值还是蛮大的!

03 别急,给孩子多一些尊重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个情况?


当孩子不满你的话语或者行为时,要么直接上手揍你,要么咬你,要么就踢你。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


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有些理解她这些行为——表达她的愤怒和恐惧。


我记得,我不止一次地对她这么说过,“你要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不许再吃手,要不我打你啊!”,“你别哭了,哭够了再说……”


而她,除了哭,还是哭。然后还会想方设法地往我身上爬,一定要我抱她……看完书以后,我竟然发现之前不曾留意到的细节。


每当我对她不耐烦或者生气后,她总睡不踏实,时不时哭出声,嘴里不停地嘟囔着“妈妈,我怕!”“妈妈,别离开我!”“我不哭了,我错了”……


其实,是我错了!我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给了她太大的压力!让她没有足够的安 全 感!使得她小小年纪,只能依靠哭或者抓紧妈妈,来驱逐自己的不安。


如果我足够正视她的感受,尊重她的恐惧情绪,并且及时给与她帮助,是不是她就不会那么不安了?

04 结语


针对儿童的恐惧情绪,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怕、不能慌,也不能急。而要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帮助他们 真 正 成长起来!


儿童的恐惧情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多地是被理解,而不是被治 愈。这对身为父母的我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因为,我们的情绪也会传递给孩子,会给孩子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