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来临后,各大公众号的文章如雪花般漫天纷飞。在标题决定点击量,内容决定点赞量的模式下,我看了多篇爆款好文、深度好文、经典美文,不幸觉得大部分的文章都有一种"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感觉。究其原因,大概是大家都参考同一标题套路命名吧。特此挑选几个典型案例分享一下。
第一类:你的XX里,藏着你的XX。
可套用的文章标题基本可以形成一套类似顶针手法的排比句式:你的家里,藏着你的气质;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你读过的书里,藏着你的人生观……以此类推,你可以写出一整套捉迷藏系列。
此类型标题的衍生体还有:你的XX,暴露了你的XX;你的XX,决定了你的XX。可套用的文章标题有:你的朋友圈,暴露了你的气质;你的朋友圈,决定了你的层次;你的脾气,决定了你在职场上的高度……总之,这类文章层次清晰,前半段以标题第一小分节为重点采用举例加叙事手法,后半段以论述形式展开标题因果关系实证,最后貌似求锤得锤,铁证如山,完美收尾。
有没有发现,这几个同类型标题,从“藏着”,到“暴露”,到“决定”,简直是层层递进关系。前两个还好,最后一个,从数学及统计学角度看,但凡用到"A决定B"的标题,此类鸡汤文章基本上属于不太经得起推敲的。
就像某宝现在也禁止使用“最好”,“最优秀”一类词语一样,你使用了带有绝对化倾向的句式,你是在什么范围、什么条件下得出的?举几个邻居朋友七大姑八大姨的例子就能代表了吗?你的样本量够大吗?你有科学根据吗?你做过了实验了吗?你像BBC纪录片一样,对多少个样本个体从儿时追踪到四五十岁了吗?如果都没有,那么你的标题和文章有说服力吗?
第二类:为什么要XXX?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答案。
追根溯源,这个标题结构貌似是从某乎上对问题的回答衍生出来的。同第一类说到的一样,这类标题也用了绝对句式——“最好的”。但为什么相对又安全一些呢?因为前面用了一个范围限制表达语——“这是我听过的”。这样就把最高级范围缩小了:这是我觉得的最好答案。潜台词就是:是我觉得的最好答案,所以我推荐给你,分享给你,但是你觉得是不是最好的我们再议。
以此类推,可以套用的文章标题有:为什么要读书?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答案。为什么要旅游?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答案。为什么要写作?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答案……
当然,第二类标题的吸引力程度稍微强于第一类。后者基本上是陈述句,看标题大概已经知道文章的核心观点或结论了。而前者属于自问自答类型,自己抛出了一个疑问自己做了回答,显得没那么平淡。只不过看文章的人买不买账,还要取决于你认为的“最好的”答案在别人那儿够不够有共鸣。
第三类:那个xxx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这类相比上面两类,就更有意思一些。标题就是整一个疑问句,透出一丝悬疑色彩。开篇十有八九是一个叙事型故事,随着文章描述内容推进,最后迎来后来的故事和结论,观点呈现一般在结尾。
此类型结构可套用的标题一般有:那个爱读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那个自卑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那个混日子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那个不合群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其中,有一些文章段数没那么高,看标题也能知道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像上一段举的前两个标题例子,通常的核心思想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等等,没有太多悬念。
带反转色彩的文章段数更高一些。比如:那个不合群的人,最后怎么样了?可能被人孤立平庸度过一生,可能道不同不相为谋,可能奋发图强活出人生新高度,可能是个不出世的天才。这类型的出彩文章,不到最后你大概不知道作者的套路。
综上所述,这几种标题由于重复使用量太大,已经造成一定审美疲劳,各位追求严谨思维的写作者慎重使用,各位求新求真的阅读者慎重点开。另外,本文标题也属于套路句式,套用的固定句式为:XXXX指南。该句式用多后,可自行换成"秘籍"二字继续维持一定新鲜度,拿走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