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自己的字,就像去找心上人
一年多以来,同事一直在练字,办公桌上毛笔、宣纸、砚台一应俱全。能看得出来,他练字不仅是出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应是喜欢写字本身。
如果不够喜欢或爱,却要长期重复做一件事,那基本算是一种熬煎。
每天上班后或下班前的一个小时,必见他端坐于办公桌前,手执毛笔,神情专注甚至庄重地练字。
这情景每每让我汗颜。
参加工作这些年,我实在是记不清自己练过多少回字了,每次都是以信心百倍开头,中途使劲练啊练啊,却坚持不到最终出成果,慢慢放弃。就像一个农民在春天播撒了种子,种了地,却在后续的施肥、浇水和耕锄中疏懒懈怠,最终收获一季的荒芜。
各单位似乎总有几个写字特别好看的人,每见了对我几乎形成打击,心里的阴影面积随之放大数倍,最后再次演变成一回新的开始和荒芜。如此反复。
离此时最近的一次书法学习,是去年在社区参加的一次书法培训。老师在当地是名人,据说东胜很多人家的书房都有他的墨宝。
每一次书法学习,对我来说都等同于开启一次“小学生学习模式”,从最简单的点横竖撇捺写起,在我的理解里应该是童子功。那天老师把提前写好的一个“永”字挂在黑板前,让大家模仿着写。他说自己为练好某个字写了一万多遍!一万多遍!!好吧。我仿佛像个体育不及格的人站在万米长跑的起点,气馁把自信挤压得不成样子。我没再去学。
每次无论是跟着书自学还是听老师讲课,我总是如此被告知,练好字的关键,是农人般的重复劳作。要重复。这是无数人练好字的铁律。说到底我还是不够喜欢这件事吧,因刻意的追逐才倍感辛苦,因勉为其难而适得其反。
有一天闲来无事,用钢笔在笔记本上抄书。老师们都说,拿笔的正确姿势是笔杆要倾斜到虎口附近。我抄写得烦了,把笔杆往相反的方向斜过去,在笔尖跟纸之间形成一个逆向角度。我开始写字……然后,然后是我完全意料不到的情况,我笔下出现了一种陌生得连我都不认识的字体,写得行云流水般顺畅。我写下去,再写下去,有整整一篇,然后跟过去的字体做对比,我发现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些新的字体,我的心里有莫名的惊喜。我用了整个下午,抄了一篇长文。毫不费力地、异常兴奋地写了一下午。
如果练字是无限重复的成果,那这件事是多么枯燥和孤独。当然,原因之一是我一直不够喜欢这件事,找不到其中的乐趣。那么,我就因此错过了写好字的最佳机缘了吗?赵瑜说,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那么无法适应约定俗成的写字章法,无法写出大家公认的好字,这件事几乎让我觉得自己的生活一直有某种遗憾和残缺。别人的康庄大道,却是我的歧途。
然而仅仅是一个带点逆反的尝试,我在写字上的所有困顿瞬间被克服,所有自作主张的无章法,刹那间被新的笔体融会贯通,无数回练字当中的磕磕绊绊和不顺,瞬间消失。每一笔,每一划,都无比顺畅。一直以来我写字都觉得辛苦,略写得久些就整个胳膊酸痛,但这个下午,我抄了很久,手臂始终松弛有度,不累不乏。这是一个正确的状态,不是吗?就像人与人的相处,彼此是否舒适才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既成的一个规则被质疑之后,我似乎找到了某种类似自由的东西,用剑走偏锋形容并不确切,更恰当的表达应该是其势既成,顺势而为罢了。然后,一切都变得通顺无比。
我是第二次有这样的感觉。
初中毕业后数理化全不及格,我去上补习班。在陌生的教室听老师讲一节关于“线段”的数学课,不知怎么忽有电光火石闪过脑际,照亮了黑板。我震惊地发现,数学原来就这么简单啊。拿过数学课本往后翻一节,再翻一节,一直翻完整本书,我全部可以看得懂啊!并且,从那以后,数理化三门课犹如神助一般,被这节毫无关联的“线段”课莫名其妙地打通,补习的一年,数理化每门课考试成绩不下80分。但上了高中以后再次陷入数理化沼泽的原因,至今不明。
我喜欢上了这种“新”字,我不管它在别人眼中是好看还是难看,但它是“我的字”,独一无二的,我的字。我们之间无比默契。这个下午,我找到了“自己的字”,这让我惊喜无比。之前的每一次尝试和失败,都是与它见面之前的预备动作。我再也不必觉得自己的字是丑的。我有了自己喜欢的字,这种感觉更像那种“我有了自己心上人的”感觉—般,只有属于我的,才是最好的。
mso-ha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