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有朋友给我推荐简书,我一直没试。
去年年底开始,我终于想起这个APP,来试一试。
开始时感觉还可以,毕竟用简书没指望有什么流量,只当日记本用。
然而用着用着,就发现,这个平台一直不温不火是有原因的。
其一,内容运营太粗糙。我不知道是由于平台资金不足、人力有限或什么原因,对于一家以内容为主的平台,对与审核、申请等事项的反馈竟如此粗糙。所有的官方反馈都是一篇通用的文章,具体理由你自己猜吧。一家做内容的公司,对内容创作者的态度如此敷衍,我只能说,您是大爷,牛。
其二,缺少流量吸引力。这点或许是我自己文笔太烂,所以文章吸引力低,也不敢全怪平台。但我仍旧认为,作为内容平台,简书的品牌效应太低了。以至于我看到很多作者只是把他当日记本来用。所以我想,我所看到和感受到的,应该不止代表我自己。
第三,太谨小慎微了。19年疫情时,我在成都,当时隔壁小区因为有确诊被封了。我在某个视频平台上发了一条视频,从我的窗户拍隔壁小区,大意就是提醒大家出门一定做好防护。然而,这条视频竟然审核不通过。气愤的我去投诉,然后视频才发布。我自己做过内容体系,也知道这群审核的人是什么心态。在疫情这种情况下,审核的小朋友大概率是看了个标题就觉得内容敏感,直接给了不通过。如果我不申诉,我的一条很正常的视频就永远无法见光了。简书就是这样,随便锁定你的文章,不给具体理由,说是让你申诉,但很明显你申诉人家也会告诉你,你的内容不符合平台规定。
所以,在我对这个平台逐渐失去耐心的时候,这一条锁定文章终于让我决定离开这里了。
小心翼翼没有错,但当你小心翼翼的时候,就意味着自己放弃了很多东西。
再见了,小心翼翼的简书,再也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