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前我却不这么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想怎么管是自己的事,无关孩子,何况孩子懂什么。
稚嫩的孩子,总是妈妈,妈妈的叫着,碰到事情使劲哭闹,叫妈妈;很开心的时候也会不停的叫着妈妈;不喜不悲的时候,还是喜欢不停的叫着妈妈。在孩子的眼中,妈妈是个大玩具,可以给她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还可以陪她玩耍。
天真烂漫的孩子,却不知道,每一个自己的不经意行为在随时点燃着妈妈心中的怒火。
严厉之下的孩子
都说让家里老人带孩子,不好。因为他们会直接告诉孩子,这个不对,那个不可以。实际上在我们自己做了父母后,很多时候依然是不走心的随意发泄情绪,忽略孩子真正的需求。从而导致孩子从小便形成了胆小怯弱,久而久之,会造成孩子畏首畏尾的性格,影响终身。
忙碌到没时间陪伴孩子
国家已经放开了生孩子的管束,但是任然不乏有很多一个孩子的家庭,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玩伴就只有玩具+父母,当自己已经玩腻了玩具,就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可是,往往都是无疾而终。忙碌的父母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将孩子的陪伴纳入自己的时间计划中,于是孩子从开始到最后都只有一个人,留下一句:“我和我的影子一起过家家吧”,继续孤独的玩耍。
孩子在幼年没有力量,对事物都在不断认知的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成为她健康成长的扶手,可这个扶手现在总是若隐若现,等孩子长大后,可以预见,孩子和父母间的感情也会淡漠很多,父母再想要好好教育,恐怕会迎来更多顶撞和不从。
因此高高在上,用心不够的教育会在未来以负面或者失控的场面反馈给父母。
还记得,初次得知自己怀孕的时候,医生还有朋友都会恭喜,都会说:“和孩子的缘分到了,她来找你做她的妈妈。”
初为人母,听进去了恭喜,却听不懂后面这句。
所有的喜悦都在前面,在怀孩子的时候,所有的苦涩都从生完孩子后,几天又几天,几年又几年,直到现在才慢慢的体悟明白,后面这句话的含义:找我做孩子的妈妈,是因为对我的信任和依赖。而我反馈的却是好到蜜罐,坏到厌恶,全凭自己,随意发挥的随性状态。
女人从踏入婚姻,从怀下孩子,就已经选择了开始承担监护的义务,就需要去面对比单身时候还要多的障碍,这是上天给与女人的旨意,期望每个被上天点将的女人,都会成为一颗璀璨的新星,不然怎么会有祖国母亲这样的比喻。
还有道德给与女人至高的使命,一个女人影响三代人。
在孩子这里,从一开始生命的诞生,就选择了妈妈身体中的柔软,还预见了未来妈妈就是孩子的安全感,因此全部的信任都给了妈妈。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是孩子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在碰到生活的磨难时,会更具柔韧性,因此在孩子需要的时候,陪伴,用心的陪伴,与孩子是最好的。
在孩子哭闹时,用柔软的爱去包容,孩子的快乐之门会马上打开;在孩子需要陪伴时,用全情的爱去陪伴,孩子的智慧之门也会马上打开。
感谢孩子,感谢宝贝,感谢你选我做你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