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天气一样,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难免有大雨滂沱的时候。
前几天看到简书的某个征文,关于“丧”的心情表达。当时我心里想,真是的,好好的,怎么有人想到这样的题目,不就是生活么,至于嘛。没想到,此刻的感觉居然可以用很“丧”来形容,甚至会想到以往的高调在某些人看来,也许像个小丑在表演。
前几天,跟一个“刚熟悉的好朋友”聊天。我们可能各自带着某种有别于人的气息,她说,看得出我那些积极背后的无奈,我说,我看得出她热闹背后的孤独。我们都有一颗敏感的心,站在热闹的街头,即能敏感地嗅到彼此的气息。曾经不想触及一些敏感的话题,最后还是打开了,两个内心里都住着个“阳光小子”的女人,一轮看似平静的幽怨衷肠之后隔着屏幕抽泣。
我知道,自己一直被赞扬的高调的积极与乐观,是真的在掩饰背后的无奈与悲观,但是我不知道竟然还会那么轻易让别人看穿,就像一个热闹场面里撑得光鲜的气球,被戳破了一样泄了气。不知道是应该感谢曾经的热闹,还是该感谢最终回到了原本的模样。
我们都是靠药物在维持下半生的人,在我们各自的圈子里,都被当作“励志人物”一样存在。事实上,如果可以,我只想做普通人,去他的“励志”。但是,我们的选择只能是单项的。余生,药物解决一半,精神解决另一半。就像我和她说的那样“除了我们自己,我们还有爱我们的人,需要我们爱的人。”我的精神领域是写作与画画,她的精神领域是画画(当然她画得比我好多了),写作于她来说,是一个更大的舞台,她正在台下练功。我们在我们的共同精神领域——画画里相识,相惜。
我跟她说,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我的愿望是每年带女儿到全国各个地方转转,我不想去走那些高大上的名胜古迹,对那些高山流水也不感兴趣。我喜欢去体验不同地方的风土民情,我想去拜访那些投缘的朋友,聊聊生活,聊聊情趣。
当我的女儿们长大了,会到不同的地方读书或者工作或者生活,万一那时我真的不在了,那些地方曾经的好友会让我的女儿们心里多一份依靠,我的好友们会告诉她一些关于她们母亲的过往。毕竟现在写的画的关于她们成长的那些时光,她们将来也许会忘记。也许与很多人相见不如不见,但我还是忍不住产生这个愿望,也是为数不多的愿望之一。
真的,对于很多人追逐的名啊,利啊,为了推卸责任而产生的纠纷,为了填不平的欲望而产生的愤怒,我都不想去探究,甚至逃避这些烦杂事的困扰。能好好地活着,能清清静静做自己的事,就是我的理想生活。
时不时看到有人说,你文章应该打磨好再发出来,也有人说,你画那么多,但最基本的绘画基础都有问题。我也想完美展现自己的才能,但是等我将文风变得老成了,画风也有骨架了,也许我忘记当初那种感觉了,也许我忘记当时的冲动与伤感了,也许,我走了……
也许有人说,你不需要这么敏感,不需要这么悲观,不需要这么脆弱。但是,你不是我,你不会知道我的心情。没有经历过的人,说什么都是隔靴搔痒,说实话,鸡汤,我喝多多了。所以,我没有像别人一样劝那位朋友不要喝酒什么的,有时候,道理都懂,就是心里那种无望,只有自己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疗愈”。
很多风风光光的人,一下子就变成了某阵子转发上百万的“某某人走了……”的热标题,再次以风风光光结束。像我们这样普通的人,如果走了还能“红”一次倒好,事实上却像一只被匆匆走过的大脚踩死的蚁蝼一样,风一吹,带走曾在人间的所有气息。
所以,为了被吹走之前,尽可能留下更多气味,我们都在拼命地“好好活着”。我们都很积极,不停地学,不停地展示我们的“拿手好戏”。就像某名句说的那样——人站在太阳底下总会有阴影,我们应该尽可能让明亮的一面更多。
就算是做小丑,能给别人带来欢乐也是一种幸福。如果纷纷扬扬热热闹闹能麻痹所有的不快,不也是很好么!
其实,丧,在我这里也只是偶尔,不用担心。就像夏天也会下雨一样,天会晴,我还会站在阳光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