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真的非常需要这种品质

李笑来说:“养成不怕麻烦的性格,才可能拥有耐心。耐心则是在任何工作、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前提。”

每每写点东西,我都会用李笑来的话开篇,李笑来的话,总能一下子戳中我的痛点,或许,他就是我的菜吧。

今天想聊的,就是耐心。说到耐心,我想到的就是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事迹。曾公当年中举,就足足考了7次,而他的父亲曾麟书,倒霉一大点,考了足足16次。姑且一看,就是简单的数字,但是想一想,这是多少日夜的煎熬,如果换成我,估计第二次落榜,我就要另谋出路了。耐心,在曾公的仕途之路起到的作用,可想而知。

我哥,一个非常木讷,大家口中的老实人,有着我一直佩服的品质--耐心,他继承了我爸的耐心,我则继承了狂妄自大,想想也是悲催。

我哥可以为了把视频剪辑做好,每天下班自学,自己做视频,就是不停地重复,三国杀的集锦,就已经做了6个年头。我看着这反响一般的作品,问他为何不换个领域,得到的永远是3个字--慢慢来。

慢慢来?要慢到什么时候?或许,正因为我没有耐心,才会对这3个字嗤之以鼻。

最近看到一首现代诗:

《醒来》

我的梦如此浓烈以致溢出现实,

我的死过于缓慢以致生生不息。

“溢出”,“缓慢”,“生生不息”,这些都需要时间。

我们的成长,也正是时间在发挥作用。所以李笑来才说:“把时间当作朋友,而不是管理时间,你管不了。”

沃伦·巴菲特和查理·芒格,这两位大家欣欣向往的大神,都在什么阶段成功的?40、50岁之后。我经常问自己,“你在急什么”,我急的,是外界对我的评价,外界塑造的成功人士太多了,多的让我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大家口中的失败者。越急,越嫌弃自己收获少,进步慢,一慢,就换领域,重新开始,所以到头来,永远捡的都是“芝麻”。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经常会听到“快,快,快”,但是无论你怎么快,还是摸不着,赶不超。《跃迁》这本书有这么一句话:“如果在一个模式下,你一直失败,那么你就得换另一个模式了。”

既然快不行,或许,就真的得“慢慢来”。

《松浦弥太郎的工作术》里说:“‘每天’这个小小的点,会在不经意间构成‘职业生涯’这跟线。”

耐心,重复,慢慢来,是我这个阶段的人生课题,过程肯定会很慢,很难,谁不是呢?也希望你能慢下来,慢慢生活,慢慢重复,慢慢耐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